提高卫星遥感研制水平———访驻沪全国政协委员、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总工程师龚惠兴院士

发布时间:2013-03-15

dj011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总工程师龚惠兴,是我国卫星遥感研究方面的专家,此次赴京出席全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他提出了一个埋在心头多年的愿望:为了迅速提高我国卫星遥感及其应用水平,需要整合全国的卫星遥感科研力量。
  
  龚惠兴说,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能独立研制和发射多种卫星的国家,建立了较先进的气象卫星、海洋卫星、资源卫星及国外民用遥感卫星的资料接收地面站及处理系统,遥感应用取得一定成就。但是,从总体上看,我国遥感卫星的观测水平不高,遥感卫星的种类和数量偏少,真正能从卫星全球观测资料中得到的数据比例较低,广大国内用户获得卫星资料的途径不畅,遥感应用的基础研究相对薄弱。卫星遥感的这种状况不能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快速发展、国际交往不断扩大、国家安全和祖国统一大业等对卫星遥感资料的旺盛需求。
  
  龚惠兴认为,当前制约我国遥感卫星发展的技术瓶颈是星载遥感仪器。我国已入轨工作的遥感仪器全部为光学仪器,无法利用微波辐射穿透云层和微波遥感仪器的工作不依赖阳光的特点实现全天候全天时的观测。因此,我们迫切需要卫星合成孔径成像雷达、微波辐射计等一系列先进星载遥感仪器,缓解国际竞争的压力和满足日益增长的国内用户对卫星遥感信息的需求。为此,龚惠兴提出了三条建议:一是加强并组织跨系统的技术合作。从90年代中期起,我国的卫星遥感仪器的研制已开始打破部门界限,引入竞争机制、择优定点,这对发挥国内优势力量,推进我国卫星遥感技术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但是,卫星遥感仪器研制的技术难度较大,它的研制既要有光学或微波遥感仪器方面的设计、加工及系统集成的技术基础,又要满足星载设备在环境和可靠性等方面的苛刻要求,而航天系统的研制单位有航天产品制造的经验,但光学和微波遥感的专业技术基础相对薄弱;中科院和信息产业部等系统的研究单位虽然专业技术基础好,但缺乏足够的航天经验。所以,加强并组织跨系统的技术合作,对于提高卫星遥感仪器的研制水平和缩短研制周期十分重要。
  
  二是加强预先研究和装备技术改造的投入。预先研究是突破和掌握技术关键,也是培养和形成研制队伍的重要阶段。必要和先进的技术装备是研制工作的条件保证,但由于种种原因,我国航天遥感仪器的预先研究经费投入偏少,技术装备不能及时得到更新和改造,往往研制工作进入工程阶段后而关键技术久久不能突破,影响遥感卫星的研制进程。为此,需加大预研阶段和技术装备改造的经费投入,并在经费分配上打破行业保护。
  
  三是加强我国遥感卫星系统的顶层协调。我国将发展5种遥感卫星系列:风云三号极轨气象卫星系列、风云四号静止气象、海洋卫星系列、资源卫星系列、环境和灾害卫星系列。这些卫星系列的研制要求由主用户提出,但各卫星系统之间缺乏协调。因此,当前迫切需要从国家遥感卫星系统的整体利益出发,对各卫星系列的使用要求、载荷配置及卫星的设计功能加以综合研究,使各卫星系列在观测功能的分配上更趋合理和更具互补性,在运行上更有接续和替补性,数据传输的频率资源分配和使用更合理,进一步提高我国遥感卫星系统的整体水平和对地综合观测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