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科技党委扎实推进科技类党外优秀人才专项调研工作

发布时间:2014-01-31

 

  根据市委统战部的部署,市科技党委于1月下旬先行试点开展本市科技类党外优秀人才专项调研工作。市科技党委领导高度重视,科学制定调研方案,积极组织优势力量,扎实推进调研任务,努力确保调研工作取得实效。
  
  在调研的思路上,坚持大视野、大胸怀。科技类党外人才是上海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力量,也是上海干部队伍的有机构成。此次科技类党外优秀人才调研工作,跳出“部门”和“系统”,立足大科技和全市的层面开展调研。其中,调研对象不仅仅包括科研院所,还包括科技型企业、中介服务机构,工商联等社会团体;不仅面向市里,还面向区县、园区等相关单位及机构。调研工作还打破体制内和体制外的界限,摆脱传统思维方式的束缚,摆脱地域、职业、身份、资历、档案等条件的限制,打破传统常规、突破固有束缚,努力发现蕴藏在科技创新工作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的党外优秀人才。
  
  在调研的组织上,坚持党委统筹、分层分类、系统推进。一是坚持党委统筹。市科技党委第一时间拟定方案、确定组织形式、召开动员会议,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在动员会上,组建了“1+5”(一个领导小组、五个调研组)的调研工作组织架构,从不同的工作渠道力争实现体制内外科技类党外人才“全覆盖、不遗漏”。市科技党委书记吴信宝同志亲自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分管副书记陈龙同志任副组长。市科技党委还将此次调研工作纳入到党委年度重点调研课题“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研究”的重要内容,推进党外人才的调研工作与委内中心工作的紧密结合。二是坚持分层分类。在市委统战部的指导下,市科技党委重点围绕“大名单、中名单、小名单”的要求,进一步细化、明确三类人才的遴选标准,确定了工作目标。根据三层次人才的共性特点与不同要求,分别从民主党派系统组织、各类科技人才计划中的专家、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级工商联执委、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企业创始人、高级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等五个方面进行筛选,确保科技类党外优秀人才大名单的完整性。三是坚持系统推进。推进步骤上,进一步明确细化了节点目标、要求和任务,分阶段、分步骤实施,严格按照市委统战部的要求推进各项任务;推进线路上,突破传统的体制途径,从社会影响力、专业影响力、行业影响力等多维度出发,寻找这些科技类人才影响力波及方位,确定详细的工作线路。
  
  在调研的实施上,坚持协同合作、开放互动。一是加强调研组成员之间的协作。针对体制外人才分布在多领域、多部门的情况,调研办公室和五个调研组形成协调机制,在各组分头收集信息的同时,通过计算机等现代化手段查找重复信息,避免后期重复劳动。二是加强系统内的合作。科技两委党办、组织处、基础处、创新服务处等多个部门以及科技创业中心、科技企业联合会等单位建立了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联系会议制度,就党外优秀人才的发现、培养、锻炼和使用定期开展研究和讨论,并建立了科技项目、人才项目和基地建设向党外人才提供服务的绿色通道,初步形成了党外人才从发现到培养、使用等环节的联动机制。此外,相关处室和单位派出了17位骨干参加了调研工作,为党外优秀人才调研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支撑。三是加强内外联系。在党外优秀人才调研工作的实施中,充分依靠系统内外、体制内外的各类组织和群体。依靠各级党组织,发现各类党外科技干部;依靠各区县的统战部门,寻找获得各类政治安排的科技类党外优秀人才;依靠社团组织和群众组织,遴选获得各类优秀人才称号的技术专家、优秀工作者;依靠科技项目管理组织,筛选全市承担科技攻关的党外英才;依靠各区县科委和科技企业联合会,挖掘民营科技企业优秀创业者和优秀工程师。
  
  下一步,市科技党委将继续严格按照中央四号文件和市委十七号文件精神及市领导指示要求,不断创新观念和方法,深入研究调研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注重调研实效,加强统筹协调,保障调研工作有序、有效、高质量完成,以此为契机进一步优化全市上海科技人才公共服务,强化服务科技人才载体建设,提升对科技人才的服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