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岁院士叶叔华:一颗星星以她命名

发布时间:2014-09-15
  ■ 曾任上海天文台台长 系中国天文界首位女台长
 
  ■ 中国天文时间标准、中国探月工程都有她的贡献
 
  “每个人把自己的工作做好,都是一份很珍贵的贡献。”
 
  ——叶叔华的座右铭
 
  叶叔华院士的办公室位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9楼。推门而入,发现书柜和办公桌上摆满了书,茶几上放着不常见的月球仪,墙壁上挂着跟天文有关的画和一幅书法:“每个人把自己的工作做好,都是一份很珍贵的贡献。”叶叔华日前告诉早报记者,这是她的座右铭。
 
  大学本想报考古文专业
 
  87岁高龄的叶叔华院士仍坚持每天到办公室,阅读最新的科技文章。眼睛有些老花,她就用放大镜看。
 
  作为首届“中国十大女杰”,叶叔华已经在天文上取得杰出的成就:她和天文界同仁奠基了我国世界时系统;建立亚洲首个具有三种新技术设备的国际地面参考坐标基准站;建成亚洲第一射电望远镜,为我国的探月工程做出了巨大贡献。
 
  叶叔华是第一个在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担任副主席的中国天文学家。1994年,经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有关委员会批准,紫金山天文台把该台发现的小行星3241号命名为“叶叔华星”。
 
  不过,报考大学时喜欢文学的叶叔华曾想报考古文专业。“在父亲的建议下,选择了中山大学数学天文系。”她说。
 
  观赏星星需要坚持
 
  1927年,叶叔华在广州出生,9岁时随父母到香港生活。1949年6月,叶叔华大学毕业时正值广州解放前夕,难以谋职。她与丈夫程极泰一起返回香港,双双任教于叶叔华曾经就读的中学。
 
  但是,一心想做学问的夫妻二人由于在当时的香港找不到从事科学研究的机会,于是很快又回到内地。
 
  1951年,程极泰经人介绍前往复旦大学数学系任教,叶叔华则通过自己的诚意敲开了上海徐家汇观象台的大门,成为了徐家汇观象台历史上首位女性研究人员。
 
  然而,叶叔华发现科研工作没有那么浪漫,甚至是枯燥的,“我曾经想过逃离这份工作。”她说。
 
  叶叔华称,工作不是欣赏星星的美,很呆板又要重复。不过,“后来想自己能逃到哪里去,就这样坚持下来了。”叶叔华称,坚持之后,情况就不一样了,“如果你不喜欢一份工作,也许是你还不理解它。”
 
  “后来想到自己从事的工作是国家需要的,是一份事业,需要坚守。”叶叔华称,她也希望能摘掉中国天文落后的帽子,和国际同行比拼比拼。最终,叶叔华的坚持,换来了成功。
 
  “为女台长干杯”
 
  天文研究领域以男性为主,但叶叔华通过努力赢得了特别的尊重和赞赏。
 
  1981年,叶叔华出任上海天文台台长,成为中国天文界第一位女台长。她出国率团赴法访问,和法国的台长初次碰面时擦肩而过,“竟然是女台长?”对方很惊讶,后来在最后的送别宴会上,法国科学家举杯说:“为女台长干杯。”
 
  “我当时年轻气盛,说50年后男台长和女台长会一样多,不用专门为女台长干杯。”三十多年过去,叶叔华的目标并没有完全实现,但她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样的趋势会越来越明显。
 
  “以前的时代,要扛大包,出大力,男女的确有别;但现在用电脑、用笔,男女间的区别越来越小了。” 叶叔华告诉早报记者,时代在发展,女性冲破“玻璃天花板”的例子比比皆是,而能不能冲破玻璃天花板,关键在于个人。
 
  “虽然很难,但不是不可能。” 叶叔华勉励现代女性。
 
  “我这一生没有白活”
 
  叶叔华认为自己很幸运,很多成绩都是在同事和朋友的支持下才取得的。她更感谢自己生在了好时代,“没有改革开放,没有邓小平,就没有今天的巨变。”
 
  叶叔华谈到最近在追《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这部电视剧。“我看了很感慨,都流泪了。我有切身的感受,要不是改革开放的政策,邓小平把人才大批派到国外,中国天文界就不会取得这么好的天文成果,跟上国际先进的步伐。”她说。
 
  但她在生活中对物质需求极其淡泊,穿着朴素。
 
  “我的不少衣服都是很多年前买的,家里的阿姨说,我的衣服其农村老家都没有人愿意穿了,我家里的很多东西都可以丢掉了。”叶叔华笑称,“相比于广袤的宇宙,我们每个人都是沧海一粟,我更欣慰后继者在工作上取得的成就,我们这么多年的奋斗还是值得的。 ”
 
  当年大胆地喊出:“要自力更生,不要用洋拐棍!”追赶国际同行并建成国际先进的天文时间标准,叶叔华作为开拓者做到了,“我这一生没有白活!”叶叔华淡淡地总结自己80多年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