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叔华:被尊称为“先生”的传奇女性 将我国世界时测时精度从排名垫底提升至世界第二

发布时间:2014-09-15
  女性,被大家称为“先生”,是一种尊称。在宇宙中3241号一颗小行星,是用她的名字命名的。这就是传奇的叶叔华。坐在记者对面,87岁的叶叔华说:“在科学研究这座高山险峰上,我能望到好风景,却爬不动了。不要指望我们还能做什么伟大的事情,该让年轻人来探索。”叶叔华现在还会参加一些重要会议,但其余精力放在科普活动上。
 
  在物质上,叶叔华几乎没有追求。她扯着身穿的衬衫说:“这是我几年前在城隍庙小店买的,好几件衣服一起,很便宜。”
 
  曾3次修改大学志愿
 
  叶叔华小学和中学期间随家人多次搬迁,辗转于广州、香港、韶关、连县等地。
 
  1945年抗战胜利,中山大学招生,叶叔华初衷是报考文学专业。可是父亲不同意,怕念文学将来连饭都吃不上,想让她读医。叶叔华坚决不肯,三次修改志愿,最终双方各退一步,填报了数学系。中山大学当时没有单独的数学系,只有数学天文系。叶叔华以理学院全区第一名的高分,被中山大学数学天文系录取。
 
  大一时,邹仪新教授讲的天文课深深吸引了叶叔华。大二分系时,她选择了天文系。
 
  1951年,叶叔华和爱人程极泰回到上海。程极泰去复旦数学系工作,叶叔华用了三个月,“敲开”徐家汇观象台(上海天文台前身)的大门。
 
  提升我国世界时测时精度
 
  叶叔华的第一份工作,是测算标准世界时,这在测绘、国防、科研等很多领域都有应用。
 
  世界时,是以地球自转运动为基准,通过天文观测,再经过一系列复杂的计算处理后得到的标准时间系统。
 
  新中国各方面的建设都需要有精密地图,世界时是测量经度必需的参数,时间工作的落后势必影响到测绘工作。1958年,国务院要求建立我国的世界时综合系统,叶叔华挑起重担。
 
  法国人建造的徐家汇观象台,在新中国初期虽是全国唯一的从事时间工作的天文台,但无论仪器和科研,都早已不能与当年参加世界经纬度联测时相提并论,精确度在每年的全球授时公报中常排名垫底。
 
  叶叔华带领的课题组,花了一年多的时间反复试验,终于找到了适用的数学模型。此后几年间,武汉、北京、西安、昆明的天文机构陆续增加了天文测时工作。经过努力,1964年,我国世界时测时精度跃居世界第二。从此,每一项研究,叶叔华都下决心要赶上国际先进水平,走在世界科学前沿。
 
  提议建射电望远镜
 
  文革期间,叶叔华不能干本职工作,干起了油漆工。油漆工师傅教她刷油漆,说:“小心做,以后成为一个好的漆工”。如今,她也是笑着谈这段历史,即使是被关过牛棚,也是云淡风轻,一句带过。
 
  已经离开工作岗位一段时间,现在国际上情况怎么样?不知道。刚从牛棚放出来的叶叔华,跑去图书馆,在落满灰尘的书堆里,她翻阅着大量国外天文学杂志。
 
  射电望远镜和甚长基线干涉测量(VLBI)技术等,就此进入她的视野。这些空间新技术,让测量精度一下子提高了一个数量级以上。“文革”后期,中科院来各个单位问发展事宜,她就大胆提出了VLBI。还跑去当时的电子工业部跟人磨嘴皮子,说中国一定要做甚长基线和激光测月。
 
  第一步,建设射电望远镜。先建6米射电望远镜,1979年建成。第二步是造25米射电望远镜。后来开始参与美国和欧洲等一系列国际联测。接着,在叶叔华的带领下,上海天文台射电天文研究室规划了中国VLBI网的概貌:新建乌鲁木齐25米射电望远镜,改建昆明10米射电望远镜,改进上海25米射电望远镜及数据处理中心。这使得上海天文台和中国天文界,迅速赶上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国际天文从经典观测转向空间观测的潮流。VLBI更是在我国探月工程中成功为嫦娥一号、二号、三号测定轨道,保驾护航,传为佳话。
 
  如今上海新地标“天马”65米射电望远镜,也是叶叔华一手促成的。“天马”建设的每个阶段,叶叔华都会去工地看看;建成投用后,叶叔华多次为前来参观的公众担任讲解员。
 
  [人物简介]
 
  叶叔华:1927年6月出生,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研究员,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时称学部委员),1985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天文学会外籍会员。曾任上海天文台台长、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副主席、中国科协副主席、上海市科协主席、上海市政协副主席、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全国人大常委。曾获全国科学大会和中科院重大成果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及部委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奖项、首届“中国十大女杰”、中国天文学会成立90周年最高荣誉奖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