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 天文馆工程结构露出地面

发布时间:2017-07-12


微信图片_20170713120418

微信图片_20170713120504


6月26日凌晨2点,经过近8个小时的连续浇捣,上海天文馆(上海科技馆分馆)工程地上一层 5#块楼面1500余m3混凝土的浇捣结束,标志着上海天文馆建筑地下主体结构已基本完成,天文馆主体建筑正式露出地面。

自从2016年11月8日工程开工以来,在各参建单位共同努力下,天文馆建安工程进展顺利,完成了工程现场施工组织体系的搭建及磨合,完成了现场管理制度的制定和修改完善,完成了建筑露出地面的节点目标,还顺利通过了上海市发改委稽察办、上海市审计局等单位的审查,利用BIM技术提高了对工程技术难度的控制,实现了数字化管理的目标,在文明施工、绿色施工、质量安全控制、投资控制、廉政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此次施工的上海天文馆建筑地下主体结构面积达12402㎡,其结构类型有墙体、柱体、楼梯和壳体等,类型复杂多样,尤其是圆形的壳体,投影面积为227㎡,内侧展开面积为744㎡,外侧展开面积为763㎡,施工难度很大。为确保天文馆建筑地下主体结构施工的顺利实施,工程建设指挥部针对施工难点先后组织了数十次的专题技术会议,由于BIM技术在工程建设及管理过程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建安部要求各相关单位将每两周一次的BIM例会与技术例会合二为一,提高了BIM技术应用于工程建设的针对性。

由于地下室顶板平面尺寸大、形状不规则、施工分区多,楼板开孔及高差位置较多,造成实际施工过程中预应力筋铺放困难,预应力筋端部节点和搭接节点构造复杂等多重困难。一方面,天文馆建设指挥部要求各参建单位精心组织各类技术方案、施工方案的编制、审批,提前做好各类应急措施方案,同时及时利用BIM技术策划、优化预应力筋的分段布置,模拟壳体各块双曲面弧形墙板的施工方案,使用先进测绘仪器现场进行多点定位,减少对结构总体施工的影响。另一方面,在施工过程中,项目管理单位要求施工单位每天都召集相关人员开会,及时协调和解决工程过程中的各类矛盾和问题,顺利实现了各项施工目标。施工过程中绑扎钢筋1850吨,使用模板35000张、木方1500m3、钢管2000吨和各类扣件近40万,共支撑模板35000余㎡,浇捣各标号混凝土6878m3。

随着上海天文馆建筑地下主体工程露出地面,天文馆工程主体将进入地上建筑施工的高潮,期间还牵涉到钢结构吊装、设备安装和幕墙安装等专业队伍的配合施工。下阶段工程的工程建设任务仍将非常繁重和艰巨,全体参建人员将继续奋力拼搏,严格过程控制,加强监管监控和协调配合,确保天文馆工程主体结构优质如期地封顶。

(上海科技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