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西林:“简历介绍”之外的两个故事

发布时间:2019-12-10

微信图片_20191210083915

中国工程院2019年院士增选揭晓,同济大学吕西林教授是六位当选的新院士之一。

在专业领域的表述中,吕西林教授的工作,可以书写许多页——

他长期从事结构抗震领域的研究,带领团队在结构抗震防灾新技术、复杂高层建筑结构抗震、建筑物移位改造技术等方面,做出了一系列开创性研究工作。他开发的“组合消能减震支撑技术”,成功应用于上海世博会重大工程、汶川地震后恢复重建工程等;创建了复杂高层建筑抗震分析、性能评估与设计理论,为国家技术规范制定提供了试验和理论支撑,成果为上海中心大厦、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上海世博园中国馆等一批重大工程的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还有建筑物移位改造新技术成果,已在包括上海音乐厅在内的多项工程中得到应用。2017年2月,吕西林获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纽马克奖”。

与此同时,两个小小故事,似乎能让我们,与这位新院士走得更近些。

让高楼大厦“扎马步”的人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层建筑结构体系越来越复杂,对高层及超高层建筑的抗震技术需求日益迫切。自1994年起,在吕西林教授带领下,课题组致力于开发新型的抗震防灾技术。吕西林坦言,在土木工程领域,原始创新非常少,他们的“马步新招”靠的是集成创新,即利用已有技术、设备,达到“1+1>2”的效果。相关论文已在国际一流专业杂志《地震工程与结构动力学》(EESD)上发表。

走在同济大学土木工程系楼梯上,常有人要问:那转角处贴着墙面、顶着天花板的人字形灰色结构干啥用?这正是专家们的得意之作:将橡胶耗能、油阻尼器这两大减震设备创造性地连在一起,不仅能令大楼抵抗住相当于6至7级强震的冲击,而且施工较传统方法更为简易。这一消能减震支撑体系,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并应用于上海市3项实际工程。如上海港汇广场商务办公楼的加固设计使用了这一创新技术,整个加固过程中广场基本未停业。

让摩天大楼的“下盘功夫”更强,同济大学专家再做“加法”,采用各种滑动支座“并联”橡胶支座,组成全新的组合隔震系统,成功应用于超高建筑的基础隔震。据了解,它已在日本的4个高层建筑工程中发挥作用,当地企业数据显示,这一技术在达到相同抗震效果前提下,工程成本降低10%左右,产生直接经济效益6169万日元。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中国功夫”首次在抗震研究强国日本实现工程应用。该项成果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抗震救灾冲在一线

2008年,同济大学公布由全校学子网络票选出的“感动同济”十大人物,拼搏在抗震救灾第一线的同济人拥有最多“粉丝”。

结构工程与防灾研究所所长、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吕西林教授,地震发生后第一时间带领同事火速赶赴救灾第一线,进行危房评估。在摇摇欲坠、满是裂缝的危楼前,他第一个钻进去,拿着手电筒深入裂缝里察看房屋结构……至今,他已率队奔赴灾区多次,足迹遍及都江堰、成都、青川、广元、苍溪及陕西宝鸡等地,完成灾区建筑物的抗震鉴定面积超过500万平方米。

当时地震消息传来,第二天一大早,同济大学的首批青年专家就直奔“火线”。仅隔了两天,一支由老党员吕西林教授带领的第二批6人专家队伍到达灾区,作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房屋应急评估专家组”先遣队员,将负责对灾区房屋的安全性作出科学、准确、快速的评估,从而判定哪些房屋是安全的,哪些需要修复加固,哪些已成危房。

广元市是他们工作的第一站。当了解到青川受灾更严重,房屋评估任务更为急迫时,专家组当即向当地规划建设局提出:“让我们上青川!”5天内,专家们马不停蹄,先后在广元、青川、苍溪等地完成了223栋房屋的评估。当时,余震时有发生,不少房子楼体上布满密密麻麻的裂缝,连砖头都露了出来。但这些党员专家们没有丝毫迟疑,自下而上层层排摸检查,不漏过一面墙、一道门。最后评估结果认定,除67栋需“立即拆除”外,其余大部分可以入住。这样的结果让专家们颇感欣慰:“许多在外露宿的灾民们可以回家了!”

(来源:上观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