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指挥棒” 激活新动能,让科技评价回归科学

发布时间:2020-07-08

编者按

2018年6月,中办、国办发布《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以下简称“三评”)改革,建立以科技创新质量、贡献、绩效为导向的分类评价体系。

作为推进科技评价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两年来,“三评”改革亮出了怎样的成绩单?一线科研人员获得感几何?深化改革还有哪些难啃的“硬骨头”?《意见》发布两周年之际,科技日报特推出“三评”改革系列报道。

“‘三评’改革文件出台两年来,医疗卫生行业的变化很明显,破除‘唯论文’和‘SCI至上’的评价导向加速落地。针对临床一线医务人员,武汉大学加紧推进卫生与教学系列的分类评价制度建设。”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院长、雷神山医院院长王行环说,医院将治病救人的能力作为评价卫生系列职称的重要内容,实行分级分类评价。

王行环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对于奋战在抗击新冠肺炎一线的医护人员,今年中南医院将在职称评审上进一步倾斜,以治病能力和临床实际贡献为主进行评价。

从科研评价源头解决“一刀切”问题,破除SCI至上,走出“唯论文”困局,实施分类评价、推行代表作评价,这也是“三评”改革稳步推进的初衷。

时间倒回至两年前,2018年6月,中办、国办发布《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建立以科技创新质量、贡献、绩效为导向的分类评价体系,构建科学、规范、高效、诚信的科技评价体系。

“作为推进科技评价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三评’改革意在树立正确的评价导向、优化科研生态环境。”科技部科技监督与诚信建设司司长戴国庆说,改革的关键是要采取实招硬招,强化系统配套,形成“三评”改革的长效机制。

北京大学副校长、中科院院士黄如认为,科技评价涉及项目评审、成果评估、人才评定、机构评价等多种类型,既要在点上突破,也要构建体系,以实现事半功倍、系统性升级。

改革试点示范 政策举措落得稳是关键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建立了多方参与的指南论证机制并定期发布,不再将论文、专利、荣誉性头衔等情况作为申请项目的限制性条件;围绕科技计划项目、人才项目、职称评审等重点领域,各地方各部门开展专项整改,破除“四唯”的政策要求在科研界基本普及;推动落实法人自主权,扩大中央部门所属高校和中央级科研院所科研相关自主权……

放权、减负、赋能、激励,两年来,“三评”改革相关部署稳步推进,通过改革试点示范渐成燎原之势。两年来,科技部、教育部等根据“三评”文件要求,联合在全国开展“四唯”清理专项行动,重点破除“唯论文”难题。

“一方面对长期存在的顽疾集中清理,‘四唯’清理专项行动成效已初显。”戴国庆举例说,“另一方面制定完善相关政策文件,拿出解决问题的实招、硬招。”

戴国庆介绍,针对“唯论文”老难题,2020年2月,科技部与财政部出台《关于破除科技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措施(试行)》,从强化分类考核评价导向、设定论文代表作限额等4个方面提出27项具体措施,明确“破除科技评价中过度看重论文数量多少、影响因子高低等‘唯论文’不良导向,关键一招是要避免论文与资源配置和利益简单挂钩”。

与此同时,科技部还会同教育部发布《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 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措施》,进一步破除科技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

戴国庆说,上述两个文件发布后,各地科技系统积极响应,福建、吉林、江苏、辽宁4省已率先制定细化文件,其他地方近期将出台发布落实文件,各“双一流”建设高校将陆续上报破除“唯SCI”的落实情况报告,力推破除“唯论文”各项措施落实落地。

值得关注的是,截至2019年12月31日,国务院各部门制修订“三评”改革相关文件74项,各地方制修订“三评”改革相关文件240项。

“两年来,‘三评’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三评’政策知晓率达83%以上,各级政府和科研机构、社会各界对科技评价改革的认识进一步提高。”戴国庆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说,变化的背后,源于科技评价政策体系不断完善,科研项目评审管理机制持续优化,科技人才评价改革扎实开展,科研机构评估制度逐步落地,监督评估与科研诚信体系初步建立等。

破立并举抓落实 深化改革待组合拳出击

2019年,科技部委托国家科技评估中心开展的《意见》落实情况问卷调查显示,总体上有60.1%的被调查者认为“三评”改革成效显著或取得了一定成效。

国家科技评估中心政策与改革部刘辉副研究员介绍,科研人员认为所在高校或科研院所在科技评价制度改革中没有明显动作的达38%。

“‘三评’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改革的最终目标相比仍有差距,深化改革的任务还很艰巨。”戴国庆坦承,目前,改革的协调性系统性不够,分类评价制度尚未完全落实,“四唯”问题还没彻底破解,“破”后如何“立”成为深入推进科技评价改革的关键问题。

“‘三评’改革涉及面广,需要部门、地方、高校和科研院所等各司其职、合力推动,目前改革合力尚未形成。”戴国庆说,人才评价改革特别是高校人才评价改革亟须破题,部分主管部门对建立科研院所中长期绩效评价制度推进缓慢,科研诚信问题主动发现机制仍需逐步完善。

在黄如看来,破“四唯”是当前科研评价改革中的“硬骨头”,“唯论文”是“四唯”之首,涉及范围最广、影响最大,亟须破除。如何将文件精神落到实处是亟须解决的问题。

“开展各类评价时可考虑只选择一定周期内的代表性论文,在一定程度上可改变‘唯论文’的状况。尤其要建立小同行评价机制,以真正解决瓶颈问题为评判标准。”黄如建议,除具体项目之外,成果评价、人才评定、机构评估等都可尽量统筹执行,以实现标准统一、结果共享,进一步减轻基层科研单位及人员的负担。

当有人紧盯论文做科研时,更有人把论文写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把研究成果应用到战胜疫情中。

此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王行环医院团队共承担了科技部与湖北省科技厅十余项应急科研攻关项目,时任雷神山医院院长的王行环顺利完成法匹拉韦的临床药物筛选试验。

“在应急攻关实战中,围绕疫情防控救治,中南医院专家团队在《柳叶刀》等四大医学期刊和其他应用期刊上发表了多篇高水平研究论文。”王行环强调,之前并不是冲着论文去的,而是聚焦抗疫需要和临床需求做研究,论文都是在边攻关、边应用、边总结的基础上而成。

如何加快建成符合科技创新规律、突出质量贡献绩效导向的分类评价体系?王行环也有自己的看法:科技评价体系建设要务实,真正把注重质量、贡献、绩效落到实处,营造优良的科研环境才能让大家探索未知的科学。

对此,戴国庆连用“三个建立”明确了未来工作重点:下一步,科技部将建立改革落实督办和统筹协调机制,建立会商和动态调整机制,建立完善改革长效机制。

“三评”改革让创新更具活力

科技日报评论员

公正、合理和科学的评价体系是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活力、全面提升科技竞争力的基础。如何构建一个更加完善的评价机制,让“科学精神回归”,形成良好的科研氛围,让科研人员安心从事创新工作,一直都是科技管理部门乃至整个科技界心之所向。

正因为如此,2018年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一经面世便引发广泛关注。《意见》明确要求全面深化“三评”改革,营造潜心研究、追求卓越、风清气正的科研环境,最大限度激发科研人员积极性创造性。

《意见》实施两年来,科研自主权不断扩大、绩效评价制度更加科学、报表审批进一步简化……一系列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实招、硬招解决的是困扰科技界多年的“顽疾”,真正激发了创新活力。

人才是科技创新的关键。《意见》实施以来,破除人才评价“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唯帽子”倾向,科学设立人才评价指标成为“风向标”。各地均出台相关政策强调在人才评价中突出品德、能力、业绩,注重标志性成果的质量、贡献、影响。人才干什么就评什么,重能力、重水平、重实践才是“用人之本”成为各方共识。

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方能营造良好的科研生态,亦是《意见》推动解决的关键问题。落实法人自主权,赋予科研单位充分自主权成为改革的重中之重。高校及科研机构不断扩大管理自主权,改革科研项目经费管理机制,逐步推行全流程公开透明和痕迹管理。这些政策的推进让长期以来束缚个人和机构手脚的问题逐步得到解决。

一直以来,整个社会对科研人员的期望是能沉得住气,坐得了“冷板凳”,但现实中执行起来总难如人意。而以《意见》为指导建立的中长期绩效评价制度,充分考虑到了科研中的现实问题,既符合科技创新的实际,又能确保客观、公正评价项目承担单位,使科研人员集中精力,全身心投入重要基础研究、重大技术创新成为可能。

两年前,《意见》聚焦科研人员反映强烈的问题,提出了针对性、操作性强的改革举措,成为科技界的“定心丸”。

如今,这颗“定心丸”让越来越多的科研人员真正“放下心来”。人才“帽子”满天飞、繁文缛节束缚手脚、报表和审批浪费时间精力……曾经让科研人员最头疼的问题,随着《意见》的进一步落实已经或正在得到解决。

我们深知,构建科学、规范、高效、诚信的科技评价体系绝非一日之功,营造潜心研究、风清气正的科研氛围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但只要项目、人才、机构的评价机制不断完善,创新活力得到充分释放,等待我们的必定是一个健康、优良、可持续的科研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