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推元科普:前沿科学如何科普转化”沙龙聚焦“科学之泉”,指出——科学家应尽可能优先做别人难以替代的科普

发布时间:2021-09-24

由中国科普作协主办,上海市科普作协、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华东师大孟宪承书院联合承办的中国科普作协“繁荣科普创作,助力创新发展”系列沙龙之“助推元科普:前沿科学如何科普转化”沙龙,日前在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结合“腾讯会议”线上分会场举办。上海市科普作协名誉理事长卞毓麟、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新技术中心高级主管邱成波、中科院巴斯德研究所研究员晁彦杰、《文汇报》首席记者许琦敏,分别围绕“‘元科普’的重要性与未来思考”“航天科研成果科普化的实践与思考”“从基因编辑技术的科普解读探索前沿科学如何科普”“助推元科普,做好前沿科技科普化解读二传手”等议题作主题报告。其后,围绕“前沿科学科普转化面临的挑战与对策”,复旦大学教授卢宝荣、中科院上海光机所研究员王文鹏、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刘刚、中国科普研究所研究员王大鹏、华师大光华书院党委副书记涂晴、上海长海医院麻醉科副主任薄禄龙、新华社上海分社高级记者张建松等与会的高校、科研院所专家和媒体代表,以及上海市第13届科普创作培训班学员,一起进行了线上线下的发言交流。上海市科普作协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江世亮主持沙龙。

“元科普”真实传递了探索和创新过程中蕴含的科学精神

卞毓麟指出,科普是科学家义不容辞的职责。所谓“元科普”,即科普中的元典之作,它们是工作在某个科研领域第一线的领军人物(或团队)生产的科普作品,这种作品是对本领域科学前沿的清晰阐释、对知识由来的系统梳理、对该领域未来发展的理性展望,以及科学家亲身沉浸其中的独特感悟。如果把科普比作一棵大树,元科普就是这棵大树的“根”。它不同于专业的论文综述,也不同于专职科普工作者的创作,而是源自科学前沿团队的一股“科学之泉”。元科普为其他形形色色的科普作品提供坚实的依据——包括可靠的素材和令人信服的推理,真实地传递了探索和创新过程中深深蕴含的科学精神。他认为,虽然科学家首先要致力于科研,他们应该或能够花多少时间和精力从事科普因人而异,但也有共同点,那就是:尽可能把时间和精力优先用于做别人难以替代、潜在社会影响最大的科普。而“元科普”,正是非由一线科学家亲自做不可的事情。

卞毓麟举例说,《世界科学》杂志“走近科学”栏目近期刊登的几十篇“解读上海重大科研成果”的科普文章,正属于这样的“元科普”,对前沿科学的科普转化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他结合爱因斯坦的《物理学的进化》、詹姆斯·沃森的《双螺旋:发现DNA结构的个人经历》和杨振宁的《基本粒子发现简史》等科普名作,期待我国有更多的领军科学家(团队)亲自上阵,逐渐形成一个精锐的元科普“兵种”,推出我国的元科普力作,也希望上海市科普作协对国内“元科普”现状进行更切实的调查、统计、研究和分析。

科学家做科普可增强所在学科对公众的吸引力

邱成波介绍了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在“中国航天日”“上海科技节”“明日科技之星”“科普进校园”等活动中将航天知识、航天精神带入社会,提升全民科学素质的科普实践,以及通过发起首届“新星杯”空间新概念新技术创新大赛、开展“青年说·学术沙龙”等活动提升大学生和青年科研人员科普积极性的举措。他认为,虽然中青年科学家的个人经历比较鲜活,本质上最适合从事科普工作,但由于科研与生活的双重压力、科普经费难以保障、缺乏激励机制等原因,中青年科研人员践行科普的阻力目前还比较大。做好科普工作需要科学家、艺术家、媒体工作者的强强联合,同时从制度层面落实考评与奖惩,通过微信、微博、短视频平台、广播、电视、沙龙等多媒体平台,线上线下相结合,推动对受众有吸引力的科学家从事科普,使科学成为一种潮流,成为人们日常谈论的话题。

晁彦杰表示,在他开展了关于“基因剪刀”的科普工作后,许多年轻学子对他的实验室和科研工作产生了兴趣。科学家做科普可以增强其所在学科领域对于公众的吸引力,这个“科普的副产品”是他始料未及的。他希望未来能有更好的配套管理机制,使科研人员在繁忙紧张的工作中,可以有动力去从事科普工作。晁彦杰认为:“如何使一线科学家敢于和擅长站出来面对媒体和公众说话,这是元科普面临的一大难题。国内目前尚无指导科学家应该如何面对公众的培训,但这样的培训非常必要,应该让科学家知道如何使自己的话可以被媒体记者所理解;在公开场合,哪些话适合说,哪些话不适合说。”

追根溯源、公正透明是科普“二传手”的职责

许琦敏结合自己的媒体工作实践提出,在新闻快节奏时代,去伪存真、追溯到科学真知真正的源头,是作为“二传手”的科技媒体人的一项重要职责。也惟有如此,才能使许多科研院所网页上那些使普通人望而生畏的晦涩内容转化为公众喜闻乐见的新知。

卢宝荣教授强调,科普要公正、透明,不夹杂任何私心杂念,老百姓才能既听得懂,又能欣赏。涂晴认为,高校与企业、社会牵手,有助于打通前沿科学科普化的“最后一公里”。《世界科学》编辑游文娟指出,结合台风“烟花”等社会热点开展科普,会比就事论事地介绍一项科学技术取得更好的社会效果。除了科学记者和科学编辑,她在工作中接触到一些“网感”较好的在校研究生,也是当前科普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量。(作者:陈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