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叶青青不想黄——忆老干部傅春龄

发布时间:2011-11-15

郁 群

  老干部傅春龄与我是40年代国立暨南大学的同学,我俩本来都是中文系的(后来我转入教育系)都参加了进步文艺社团“太白社”,一起参加党领导的学生运动。晚年,我俩又一起回忆被迫离校走上革命道路,写了回忆录,情谊颇深。惊闻春龄学长于今年7月病逝衢州,沉痛不已!“竹叶青青不想黄”,我想起了他赠给我的诗集中的诗句和许多往事,这个诗句不只是描绘了他的美丽的家乡,更抒发了他一生的精神和胸怀。

  战斗在“抗暴”和“五·二○”运动前列

  从1946年底到1947年5月,在地下党领导下,国立暨南大学的绝大多数同学都投入了“抗议美军暴行”和“五·二○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运动,傅春龄学长一直战斗在这个伟大运动的前列。

  1946年12月28日上午,美国兵强奸北大女生沈崇的消息传到上海暨大,位于宝山路暨大二院的学生宿舍面向操场的墙壁--“民主墙”上,率先贴出了二张“抗议美军暴行书”。大大的毛笔字“紧急呼吁”。一张是傅以兰同学用“教育学会”名义写的,上面写着“起来!不愿作奴隶的同学们”;另一张就是傅春龄同学用“中国文学研究会”名义写的,上面写着“是可忍,孰不可忍!中国人不是好欺侮的!”接着,全校几十个社团纷纷贴出“抗暴”书,要求学生自治会领导大家抗议美军暴行。暨大学生自治会从福建建阳复员迁来上海时就掌握在地下党和进步同学手中,当晚就在大礼堂召开全体学生大会,让同学们上台控诉美军暴行,并即作出决定:罢课三天,以示抗议;成立“抗议美军暴行委员会”,派出联络组分头到上海各大专院校、中学,提出联合行动,准备元旦示威游行。12月31日,中共上海局决定通过学委领导学生界地下党支部发动广大同学,首先是大专学校成立了“上海市学生抗议驻华美军暴行联合会”,由交通大学、暨南大学、复旦大学、中华工商专科学校、民治新闻专科学校组成主席团,并决定于1947年元旦举行全市学生抗议美军暴行大示威游行。这次大示威游行队伍,由交通大学打头,暨南大学断后,得到上海市各界市民广泛的支持和同情。党中央对学生反美示威游行作了肯定的评价,周恩来在1947年2月28日代中央起草的指示电文中说:“运动成功,收获至大”。(《周恩来选集》上卷269页)

  从“抗暴”以后到“五·二○”来临前,暨大学生自治会邀请不少民主人士和知名学者前来讲解时事形势。傅春龄请来了郭沫若。郭老在演讲中分析了国共双方形势,认为国民党十年内内必然垮台,同学们听了十分高兴。傅春龄还为中文系请来了著名文学家叶圣陶,讲《文学系学习的 》。叶老热忱希望大家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这个演讲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教诲。

  “五·二○”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学生运动,意义重大,毛主席当年为新华社写的评论称之为“第二条战线”。这个运动在南京、上海等60多个城市中急速发展,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使摇摇欲坠的国民党反动政权处在全民的包围之中。在暨大的游行队伍中,派出了“快报车”,我和傅春龄、五多祥等许多同学密切合作,我在车上编快报,傅春龄等在游行队伍中采访、撰写新闻报道,王多祥则忙着快报的刻印和发放。1947年5月28日黎明,大批国民党军警特务冲进暨南大学宿舍,逮捕进步学生50多人,其中包括傅春龄和我,一起关在蓬莱分局狱中;我和几十个同学当天获释,傅春龄、林维雁等14个同学后来又被关进了“曹园”,要他们承认自己是“共产党”,并威胁说要“枪毙”。还派人来上课,妄想“感化”他们。派来的人中有国民党官员,也有大叛徒。国民党当局的种种丑恶表演,使关在“曹园”的同学们更加清楚地看清了它的反动面目。傅春龄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当时虽然还不是共产党员,但在地下党的领导下,在学生运动中得到了锻炼,提高了觉悟。后来,在营救出狱后,便走上了革命道路,并且迅速入党。

  在党的思想影响下成长

  傅春龄学长能在上海学生运中有那么出色的表现,这与他在暨大建阳时期的努力学习分不开。暨大早早地从上海租界迁到山城,带来了一股爱国主义好风,再加上校中有一批进步教授。因此,只要愿意努力学习,学生们在这里不仅可以学到专业知识,更可以学到正确的人生观和党的思想影响。

  傅春龄写过一篇回忆录《建阳时期的暨大‘中国文学研究会’》,从这篇文章中,可以看到进步社团对他的思想影响。“中国文学研究会”是暨大中文系学生的组织,凡是中文系的同学都是当然会员,少数外系的爱好文学的同学如自愿要求参加,经申请也被吸收为会员。傅春龄在回忆录中写道:“纪渊同学是中国文学研究会筹建人之一,他热心于学会工作,并和新同学保持密切联系,他介绍我阅读进步文艺书籍和马列主义理论著作,向我灌输进步思想。在他的引导下,我积极投入了中国文学研究会的活动,写文章、办壁报。1944年中国文学研究会改选,因纪渊同学都已进入毕业班,我被推选为会长。1945年连选得连任,直至1946年秋暨大复员回上海。”

  “太白社”的前身是地下党员陈斐然等同学创立的“未明社”。1943年春陈斐然被捕后,进步师生都竭力援救,反对建阳警备司令部进入大学捕人。“未明社”被取缔后,爱好文艺的同学积极建立新的社团,许杰教授说鲁迅先生当年为青年作家定过刊名“未明”和“太白”,现在“未明”没有了,新社团可叫“太白”。“太白社”发表了呼喊民主的文章,与其他许多学生社团一起搞“壁联”活动,大规模地张贴壁报,反对国民党杀害闻一多、李公朴教授。傅春龄和我在这样的社团中,受到的教育甚深。

  暨大一大批进步教授方光焘、许杰、盛叙功、卓如、周宪文、吴大琨、戚 含、张立等等,在教学中直接讲授马克思的剩余价值、无产阶级革命的文艺观点,公开介绍苏联社会主义国家,联系抗战实际评论国共的主张,给大学生的启发和影响是巨大的。广大同学十分崇敬这一批进步教授,当一批“青年军”同学在训导处的唆使下“驱赶”盛叙功和许杰两位教授,对进步教授进行迫害,对民主和爱国主义进行严重破坏的时候,广大同学们发起了“护校活动”,坚决要求校方严惩训导处的唆使人物,并派人慰问临时离校避居崇安的盛、许两位教授。和校方的谈判是艰巨的,傅春龄学长也是谈判代表之一。最后,校方解聘了训导处的唆使人物,护校活动取得成功。

  写诗词怀念同学战友

  傅春龄一生写了许多诗词,我在这里介绍几首怀念同学战友的诗,它们是那样富有感情和深意。

  (一)江文焕、林维雁两同志衢江船上被捕。

  乌云密布压山城,

  特务豺狼面目狰。

  惊悉江林沦虎口,

  征程痛哭失精英。

  (原注:1949年1月23日,中共衢州中心支部正副书记江文焕、林维雁,由衢城乘船去樟潭,筹备召开各县负责人会议,拟会后赴九华山组建衢县游击大队。不幸在开船之际,遭特务逮捕,并搜去随身携带文件及支部委员名单。我于翌日去樟潭参加会议,惊悉江、林被捕,速返龙游,通知地下党同志紧急隐蔽。)

  (二)转入深山坚持斗争。

  乔装打扮入深山,

  何惧披荆斩棘难。

  待得黎明天破晓,

  雄狮百万下江南。

  (原注:中共衢州中心支部两次遭受破坏,继江文焕、林维雁正副书记被捕后,又有支委李子珍、王多祥、郑南轩、高寿华四人相继被捕。迫于当时严重的白色恐怖,龙游地下党转入龙南庙下乡高山密林之中,坚持隐蔽斗争,直至解放大军南下,才胜利会师龙游。)

  这两首诗及原注,把同学战友林维雁、王多祥和春龄自己离校后在党领导下积极参加革命斗争的情况,大致已讲了。我想补充一点他们参加党的情况。他们离校回到家乡浙江衢县和龙游后,林维雁先入党,然后再由林分别先后介绍王多祥和傅春龄入党。

  1947年9月,林维雁来到衢州县毗邻的江山中学任初中国文教员,与同事江文焕夫妇本想一起投奔解放区,这时中共闽浙赣区党委城工部的高展同志来了。他耐心启发教育林维雁等三人,指出“到解放区去是革命,留在白区也可革命,在白色恐怖更严重的江山这种地方,虽然危险性更大,但对革命者也更有意义。”林维雁等三人都愉快地接受了。1947年11月,林维雁等三人由高展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成立闽浙赣区党委城工部所属江山县中支部,江文焕担任书记,林维雁担任副书记。1947年底,江、林介绍在衢州中学任教的王多祥入党,以后衢州中心支部成立,他被选为宣传委员。1948年7月,林维雁遵照上级党组织关于沿浙赣线开辟城市地下工作的指示,离开江山中学回到衢县。同年暑假,闽浙赣区党委城工部江衢联合支部成立,林维雁成为衢县党的负责人。在衢县毗邻的龙游县,有个大学生的合法组织《龙邱学会》,林维雁不顾炎夏酷热,来到这里,与李子珍、张云舞、傅春龄等,以学会名义,在龙游中学举办“暑期青年补习学校”,吸收100多名青年参加学习。林维雁以补习学校为阵地,宣传马列主义,传播革命思想,进行秘密建党活动,为龙游县建党打下了思想基础。同年10月,经林维雁介绍,张云舞、傅春龄入党。后来他们两人成为龙游县城工部组织负责人。同年10月,闽浙赣区党委城工部所属衢州中心支部成立,江文焕担任书记,林维雁担任副书记。衢州中心支部领导了衢县、龙游、江山、遂昌、开化和常州等县城工部党的工作。因此,傅春龄诗中遂有按照衢州中心支部的决定前往漳潭参加各县负责人会议,不幸得悉江、林被捕的讯息,以及中心支部两次遭破坏和转入深山坚持斗争等等的叙述。

  (三)鹧鸪天 衢州党史座谈会上缅怀“血洒黎明”六烈士。

  卅五年前岁月艰,衢江浊水浪滔天。张牙舞爪群魔恶,烈士 郊碧血溅。思战友,泪涟涟,风华正茂是当年。丹心一片红如火,青史昭昭 后贤。

  (原注:1984年12月,中共衢州市委党史办公室召开闽浙赣城工部地下党老同志座谈会,参加者有原城工部来浙江工作的负责人高展、卓青、夏明等同志,衢属地区城工部的党员同志也应邀参加。会后高展一行还去双桥、樟潭两地走访了江文焕、林维雁两烈士亲属。“血洒黎明”六烈士,指中共衢州中心支部书记江文焕、副书记林维雁、支委李子珍、王多祥、郑南轩、高寿华。六名烈士中五名是大学生。)

  这首词和原注缅怀“血洒黎明”六烈士,歌颂了共产党员被捕后坚贞不屈的革命精神。敌人十分残暴,把江文焕、林维雁等六人活埋在衢州郊区。英豪碧血染山河,“衢州六烈士”纪念碑将永远地矗立在衢州大地上,烈士们的英雄形象将永远地铭记在人们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