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浦区就业促进中心:12枚小钢印一年方便万余办事群众

发布时间:2014-07-01
  上海基层党建网讯    教育实践活动如何真正畅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提升服务群众实效?基层窗口单位虽没有制定政策的权限,但怎么更好地做政策制定者的“眼睛”和“耳朵”,成为决策者和群众之间最有效的沟通桥梁?日前,杨浦区就业促进中心针对群众反映的“办一张证跑两次”的问题,不等不靠、即知即改,跨前一步与上级部门联动,优化服务机制,让群众切实看到教育实践活动成效。
  
  一张证跑两次群众“不乐意”
  
  3月初,在杨浦区就业促进中心教育实践活动的一次部门意见征询会上,市民在《就业失业登记证》办理过程中的一些想法和抱怨直接被摆上了台面。
  
  《就业失业登记证》,即原来的《劳动手册》,是记录劳动者就业和失业状况、进行就业和失业登记、享受公共就业服务和就业扶持政策、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等的合法凭证。根据市人社局文件规定的相关管理流程及本区运作的实际情况,简单而言,本区符合条件的劳动者申领《就业失业登记证》需经过两道手续:办事人首先需携带相关证明材料到街道(镇)社区事务受理中心申请,审核通过颁发《就业失业登记证》;第二个步骤,市民则需前往区就促中心复核,加盖区人社局钢印才算完毕。
  
  据区就促中心人力资源管理部孟轶介绍,杨浦在位于江浦路的区就促中心及鞍山、敦化、五角场3个分中心分别设有钢印,材料齐全的情况下,基本都能做到当日办结。但在实际操作中,不少市民还是觉得,办这一件事情要到两个地方跑两次实在不方便。每年7、8月份学生毕业入职,是申领登记证的高峰时间,正值高温酷暑天,类似的抱怨窗口工作人员听得就更多了。
  
  跨前一步让百姓好办事
  
  虽然作为具体业务的经办机构的确是按章办事,但面对居民简化流程的期盼,是不是能主动跨前一步?“对于群众有些合理的诉求,虽然可能一时无法解决,但也应该从百姓的角度多考虑,主动地来提高我们的公共服务水平。”孟轶说。
  
  经过仔细研读市人社局有关文件精神和学习调研兄弟区县经验,很快,一份《关于给各街镇配发<就业失业登记证>专用章(钢印)的请示》被送往区人社局,与市就业促进中心的沟通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从5月份开始,为解决这个群众办事“最后一公里”的问题,12枚新刻制的“杨浦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就业失业登记证》专用章”(钢印),被送往全区12个街道(镇)的社区事务受理中心,并落实专人保管,制定严格工作流程和管理规定,而就促中心的重点工作则更多转向幕后的管理和检查复核。对办事的老百姓来说,只要材料齐全、符合规定,《就业失业登记证》在家门口的社区事务受理中心就可一次办结了。
  
  一站办结的新规实行一个多月,窗口反响良好,区就促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从“两站式”到“一站式”,就是要对“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说不。据统计,近两年杨浦办理《就业失业登记证》的数量每年均超过13000本,按此推算,这12枚小小的钢印每年能省去的,至少是万余群众的一次奔波劳碌之苦。
 
(来自:上海市杨浦区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