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学细照促笃行:《焦裕禄事迹图片展》感动上海党员群众

发布时间:2014-07-09
  上海把学习焦裕禄精神作为一条红线贯穿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始终,组织观看电影《焦裕禄》和纪录片《永远的焦裕禄》。同时,市委组织部、市委教育实践办、市总工会联合主办,市工人文化宫等承办了《党的好干部——焦裕禄事迹图片展》,通过百余幅图片以及相关文献资料、视频、实物展示等形式,全面展现焦裕禄同志生前,特别是在兰考的感人事迹。5月8日开展以来,在本市广大党员干部中引起了强烈反响,预约电话增至四门,依然铃声不断,观展人数直逼20万;应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要求,原定一个月的展期已经两次延展,并与7月2日至4日开出夜场。大家通过观展深学、细照焦裕禄精神,励志笃行做焦裕禄式的好党员、好干部。
  
  观展触及灵魂深处
  
  “出口处,没有人嘻嘻哈哈,大多数沉默不语,若有所思,有些红了双眼。”上海市工人文化宫展览部主任王萍天天感受着焦裕禄精神给观众带来的震撼。有一位50岁左右的某区县市容管理部门的干部,在出门等车间隙,又专门跑回去和王萍聊了几句。他告诉王萍:“我看了展览,心情很沉重,对照焦裕禄,感觉自己工作没有做好。”想一想,又补了一句:“我说的是真心话。”
  
  在展览现场,大家仔细聆听讲解,认真观看每一张照片、每一件展品,细细体会着焦裕禄同志不平凡的一生。在一幅幅图片前,看着复原的场景和焦裕禄手书的“不改变兰考面貌,我绝不离开”等誓言,大家的心灵一次次受到震撼,思想一次次受到警醒。在“干部十不准”前,听着“一张戏票”的故事,大家久久伫立,深刻反思。在观看记录片《记忆·1966焦裕禄》时,许多同志动情至深。当播放到焦裕禄单单凭着一张嘴尝遍了兰考的土地,由此绘制了一张兰考盐碱地图时,一群“80后”的年轻人热泪盈眶。有的同志说:“我们这一代人都知道焦裕禄的故事,但看了展览,还是觉得很震撼!” 有的同志说:“看了展览才知道焦裕禄也可以在哈尔滨这样的城市有相对安逸的工作,但他选择了最苦、最穷、最难的兰考,去了人民最需要他的地方。这种选择给我很大触动,对比他,我有很大的差距”。
  
  展览刚开始时一面6平方米的留言墙,没几天就被观众的留言即时贴贴满,主办方两次新辟留言墙,现在,四面留言墙也早已满满当当。从无数留言中,可以看到焦裕禄精神跨越时空的生命力,也可以看出观展者内心的真实触动。无论是老人颤颤巍巍的留言,还是小朋友歪歪扭扭的字,都表达了呼唤焦裕禄精神、向焦裕禄同志学习的心声。“焦桐不语,下自成荫”、“焦了自己、裕了人民,禄得值得”、“看到的都记下了,话不再多说,口号不再多叫,从此刻开始,以他为榜样,兢兢业业,不敢懈怠!”、 “是您让我们扪心自问:当我们42岁时,可以为这个社会作出什么、留下什么”、“他从来没有摆县委书记的架子,却时时牢记县委书记的责任。焦裕禄真不愧是我们公务员的榜样。”一名署名“孙守山”的离休干部在参观的第二天专门托人打印两张A4纸的留言后,送到展馆。在文末他这样写道:“如果我们党,每个党员,每个干部都能像焦裕禄同志那样清正廉洁、一身正气,孜孜不倦为党的事业和国家建设去奋斗拼搏,那么我们国家将更加富强,人们将更加幸福!”
  
  标杆引领对照检查
  
  参加第二批活动的各区县四套班子成员和广大党员干部在参观了展览后,深深感到:焦裕禄的精神不再是纸面上的内容,而是心中对照检查的标杆。许多同志不约而同地说:看展览前还觉得自己的剖析材料写得挺全挺深了,现在对照焦裕禄同志,真是脸红,差距很大,回去后一定要用心来对照、来修改。有的同志感到:自己以往常常满足于通过间接渠道了解情况,没做到像焦裕禄同志那样在飞沙暴雨中测风口、治水患的亲力亲为,说到底就是缺乏对群众的深厚感情;有的同志自我检查说,“出差住套房、乘公务舱、顺便看景点,当时根本没有把这当作是什么大事。但是今天对照焦裕禄同志连自己孩子一张戏票也不准搞特殊的自律意识,我在严以律己上差距很大”;有的同志反思说:平时与普通群众交流沟通不多,对他们的诉求、情绪了解不够,这就造成难点工作难以突破,细细对照,自己就是缺少焦裕禄同志用舌头尝出兰考盐碱地分布图的求实作风;有的同志说:自己公车出、公车进,空调里来、空调里去,久而久之与群众感情淡了,与焦裕禄同志的那种视人民群众为衣食父母的高尚品质比起来,自己深感差距,也意识到对焦裕禄精神学得不深、不透,践行得不够好、不够实。许多同志都感到:重温焦裕禄精神,印象尤为深刻的就是他谋事求实、创业踏实、做人老实,用生命回答什么是担当、什么是负责。榜样是看得见的哲理,反思自己,求稳怕乱,最好不要第一个“吃螃蟹”,实质上就是不敢担当,明哲保身、对待工作没有真正从思想上忧起来、抓起来、硬起来,还缺少焦裕禄同志“没有活到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的那份坚持。
  
  思想认识的提高直接体现到专题民主生活会中。最近,各区县以常委班子先行,四套班子的专题民主生活会对照焦裕禄精神,认真开展了批评和自我批评,取得了“红脸出汗排毒”的效果。
  
  办展提升思想境界
  
  承办展览的市工人文化宫的同志、担任讲解任务的市城市规划馆的同志和来自上海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55位党员研究生,以及黄浦区选送的4位接听电话的志愿者,在这50天里,同样感受着深深的思想荡涤。从到兰考实地取材到布置展览,市工人文化宫的工作人员时时刻刻被焦裕禄精神所感动,一群“80后”“70后”的党团员翻看了20多本有关焦裕禄的书,看了10余部有关焦裕禄的电影电视,为了布展几乎一个月没回家。为了加强现场感,他们千方百计找来了泡桐树、老照片、当年的人民日报等等,还复原了焦裕禄生前的办公室,以及那张打动人心的破藤椅。接电话的志愿者记不清一天要接多少个电话:“来了以后才知道,焦裕禄图片展竟然这么热!”他们动情地说,“我们这一辈人对焦裕禄有着深厚的感情,能为这个展览做志愿服务,感觉很有价值感”。为了应对“爆棚”的预约电话,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每天提前一个小时到岗,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电话忙碌的时候,他们连喝水的功夫都没有,上厕所、吃午饭都要轮流进行。
  
  为了给参观者呈现一个丰满、真实的焦裕禄形象,文化宫除了从内部抽3名工作人员担任讲解外,还从市城市规划展示馆借来两名专业讲解员,请上海大学支援了30位党员研究生。他们每天要在平均近3千人次的观展者(最高峰达到一天6千人次)面前担任讲解工作,难度很大,体力消耗很大,但是,他们始终保持着专业的服务水平,每次讲解说到动情处,志愿者们依然和观众一起潸然泪下。“刚开始讲解的时候,是被焦裕禄的事迹给感动。到后来,我更多的是被一批批认真的观展团队所感动,”志愿者说,“每次讲到焦裕禄的感人事迹,不少观展者都会陷入沉思,老人和小孩小心翼翼地做些记录,年轻人则用手机、相机拍下来,很多人红着眼睛擦眼泪,我也是被这种情境所感染。”
  
  受到焦裕禄事迹的感染,浦东新区南码头社区党员服务中心千方百计从集藏爱好者手中,征集到一批珍贵的反映焦裕禄事迹的图片、报纸等,提供给展览方展出。
  
  主办方表示:展览结束时,要形成一本留言集,以保存这些焦裕禄精神感召下的心得,更要把焦裕禄精神进一步贯穿到教育实践活动中去,让党员干部向这个标杆看齐、践行。
 
(来自:市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