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口区:历经十五载,党员志愿者工作室成为服务群众“金字招牌”

发布时间:2014-07-09
  为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推进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扩大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影响力,1999年虹口区成立第一个“党员志愿者工作室”。工作室由优秀党员领衔,若干个热心为群众服务、且有一技之长的志愿者组成。2004年初,区委组织部将“党员志愿者工作室”移植到各社区党员服务中心,使之成为服务党员、服务群众、服务社会的一支重要力量。
 
  经过多年努力,目前全区共建立了各类党员志愿者工作室171个,分布于三级服务网络的各个层面,参与长效服务的党员群众近2000人,参加日常服务的志愿者有10000余名,每年提供各类志愿者服务近10万人次,受到党员群众广泛认可。
 
  坚持“社会化”的运作方式。依托党员服务中心,盘活志愿服务资源,将党员志愿者工作室的主体从居民区向驻区单位延伸、从区域内向区域外延伸、从退休党员向在职党员延伸、从党员向群众延伸、从个体向团体延伸。目前,全区党员服务中心169个党员志愿者工作室中,参与的党员志愿者中集聚了各行各业岗位能手以及一批具有一技之长的优秀党员,并吸纳了许多驻区单位和民间组织,实现了社会资源的共享。党员志愿服务活动范围也由社区向全社会延伸,服务内容也由单纯的法律服务发展到58个服务项目。如洪小百小儿中医咨询工作室由社区退休党员志愿者组成;韩云娥法律服务工作室由在职党员律师组成;“共识”法律咨询工作室、和平眼科医疗咨询工作室由“两新”组织党员组成;“心灵港湾党员志愿者工作室”由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心理专业党员学生、专业咨询公司党员志愿者为主组成的。“社会多方参与” 防止了服务面单一,避免了工作资源枯竭而后劲不足,更为党员志愿者工作室的长效运作提供了不竭的动力。
 
  坚持“制度化”的组织管理。注重规范志愿服务的日常运作,专门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党员志愿者工作室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实施党员志愿者工作室三级登记备案制度,要求每个“党员志愿者工作室”成立后,必须在党员服务中心登记、备案,制定服务制度,党员服务中心则要为其建立服务档案。同时,明确各个党员志愿者工作室必须“定时、定点、定人、定内容”开展服务活动。各级层面的党员服务中心要通过告示栏、党建网站、下发服务通知等形式将服务菜单提前告知党员群众,便于他们按需接受服务。和平公园的“夕阳红读报工作室”由东方广播电台的工作人员和社区党员志愿者共同组成,每天早晨在和平公园内按时为社区居民读报,这种制度化的活动安排已经成为邻近居民的生活习惯。党员志愿服务制度化、规范化的组织管理,促进了服务质量的提高。
 
  同时各级党组织还通过建立健全培训机制、关怀机制、激励机制和整合机制,进一步做强党员志愿者工作室,做实了三级服务网络,有效提升了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服务群众的能力,密切了党群关系。全国党建研究会会长虞云耀同志两次视察虹口区党员服务中心时,对虹口的党员志愿者工作室和广大志愿者的卓有成效的工作都给予了很高评价。
 
  坚持“人性化”的服务理念。注重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让“党员志愿者工作室”服务活动尽量在内容、时间以及空间的安排上贴近党员群众的需求。在服务内涵上注重“三个拓展”,即由兴趣爱好型向人文关怀型拓展。志愿者服务从兴趣爱好出发,逐步拓展到关注于心理辅导、医疗保健、就业指导等方面。由传统服务型向专业特色型拓展。注重发现、培育、吸纳与党员群众工作生活密切相关行业部门的在职党员团员和团体志愿者,充分发挥各自特长,为社区党员群众提供专业化服务。由共性服务向个性化服务拓展。根据不同人群所关注和需要解决问题的不同,从实际出发,提供多层次的服务模式。针对老年人业余时间充沛,渴望接受新知识,志愿者通过教授摄影技巧、网络技术,开阔老年人眼界、陶冶情操;针对白领青年工作时间长、交流圈子狭窄、业余生活简单等情况,志愿者组织各种话剧表演、羽毛球比赛和联欢会等活动,丰富、活跃白领青年的业余生活;针对社区问题青少年,志愿者通过开展社区网络成瘾青少年沙龙、成长论坛等活动,帮助他们融入社会提供新的机会。
 
  同时,在服务方式上注重三个创新,即服务场地的多样化。从社区党员服务中心、居民区“党员之家”,延伸到进社区、进楼宇、进园区、进市场、进工地、进团队,着力消除了服务空白点。服务时间的多样化。在提供党员志愿者工作室“四定”服务和一年四次的主题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又将各类服务拓展到每月月末、不同时间段,扩大了服务面。服务形式多样化。为社区党员群众提供菜单式服务,同时还通过上门服务、预约服务、结对服务等方式,满足不同党员群体、不同层次群众的需求。有的党员志愿者工作室采取“1+1+1>3”的工作模式,即“定时定点坐堂咨询”+“定期大型便民服务活动”+“新浪微博服务”,充分发挥网络服务及时快捷的优势,为群众提供便捷服务。有的医疗保健志愿者工作室与社区老年人开展一对一服务,对定期来测量血压的老年人专门建立了个人保健卡片,根据记录的血压变化情况,提出相关治疗建议。
 
  坚持“品牌化”的发展思路。坚持党员志愿者工作室想要具备持久发展的生命力,关键要能够打造出自身的品牌。而“品牌”的组成要素则来自于党员志愿者工作室本身的服务质量和群众的认可度、公信度。我们注重提高志愿服务质量,着力在“专业化”、“特色化”上下功夫。杨如明党建志愿者工作室由党的十八大代表、凉城秀苑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杨如明领衔,工作室设立“业务培训、创新策划、实践指导、典型推广”四大功能,通过“书记茶苑、党建苑、读书苑”三个载体,共同探讨社区党建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着力提高居民区党组织负责人的工作能力和水平,自2012年9月成立以来,工作室已对35家基层党组织开展走访调研、举办“书记茶苑”9次、培训居民区党务工作者2批、创新策划居民区党建工作3次、“读书苑”开展活动5次,有力地推进了社区基层党建工作。“汪美萍职业指导工作室”的领衔人是上海市“三八”红旗手、职介工作师,工作室从就业政策、职业心理、职场动态、职涯规划、面试技巧、职业定位、择业观念等七大方面,有针对性地对社区失业青年,进行一对一、面对面的个性化职业指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择业观。有一位大专毕业生,毕业4年了,一直未找到工作。他白天睡大觉,晚上通宵上网。父母为儿子的事伤透了脑筋,甚至“病急乱投医”,找精神病医生。汪美萍与该青年面谈5分钟后,发现他不愿就业的症结所在。于是,汪美萍职业指导和心理调适双管齐下,终于做通了孩子和家长的工作,使年轻人顺利迈过了就业这道坎。区人民法院法官韩云娥领衔的“法律援助志愿者工作室”每月定期为社区群众进行法律援助“为了老年人的健康无忧生活”等主题服务活动,主动开展法律咨询,还为聋哑人群逐字逐句地解释《继承法》,为商务楼的年轻“白领”们讲授《婚姻法》,为居民群众调解家庭纠纷、化解邻里矛盾。
 
(来自:上海市虹口区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