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浦大桥社区:党员带头清洁家园,老城区旧貌换新颜

发布时间:2014-07-15
  成片的旧式里弄和棚户简屋,老年人口和外来人员的聚集区,周边地区旧改后形成的“洼地”……这些是杨浦区大桥街道老城区在老百姓心中的样子。然而从年初以来,大桥街道老城区的面貌发生了新的变化,居民直观地感受到:路宽了,楼美了,绿地多了,小区整洁了。这些变化得益于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与街道各居民区党总支广泛发动社区党员和志愿者整治社区环境密不可分。
  
  这样的党员才叫真党员
  
  宁国里——典型的老式里弄:私房占到99%,市民与外来人员呈1:1混居,弄堂里杂物到处堆放,自行车等随意停放,黑广告、乱张贴随处可见,沿街商铺占道经营等现象更是层出不穷。
  
  这样的地方,突击式、阶段性的整治行动只能让环境得到短时的改善,很快又会“回潮”甚至变本加厉。居民们在这样的反复中对环境整治也不抱希望,唯一的盼头是旧改。
  
  而现在,宁国里的弄堂仍然窄小,但整洁明亮,沿街商铺齐整有序,街角巷尾时不时还有点绿化小景,这样的情形已经持续了半年多,居民说:“每天一开门,心情也好了。”
  
  这一切源于居民区党总支结合教育实践活动,把“心动”转化为“行动”,以党员带头,引领志愿者发起的“党员包干,清洁家园”行动:发动居民区党员每天两次清扫责任区,及时清除各类随手丢弃的生活垃圾。有位年过七旬的老党员,每天除完成规定任务外,还手拿扫帚、畚箕、铲刀、刷子等徒步绕行整个社区的大小弄堂巡检,对道路垃圾、乱张贴、车辆占道等进行清洁检查,为其他党员树立了榜样。
  
  在党员的带领下,很多居民主动加入到了小区卫生保洁的行列,挪走堆放在公共区域的杂物,实在没地方可搬的,也尽量贴着墙根堆放,再铺上一块油毡,让外观尽可能赏心悦目一点。以前天天抱怨旧改进度慢的“老牢骚”们也跟着做起了垃圾清运,还对老党员竖起大拇指:“诺,这样的党员才叫真党员!”
  
  党员真心付出 群众热情参与
  
  方子桥是大桥街道远近闻名的“城中村”,小巷蜿蜒,民居重叠。居民中70%为外来人员,大多在附近做小摊小贩生意,本地居民多是老弱妇孺,日复一日地等待着旧改。当方子桥居民区党总支上门宣传环境整治的时候,敏感的居民立刻变了脸色:“整治好了就不旧改了?”
  
  配合街道的市容环境整治工作,在党总支的带领下,居民区党员和志愿者开始门前包干、专人保洁。该区域被划为7个责任块,每个责任块由一名居委干部牵头担任块长,再选择一位热心社区事业、关注环境卫生、号召力强的外来志愿者做副块长。同时,设立一支由志愿者组成的巡查队伍,由块长担任巡查队队长,自发组织开展各类爱国卫生宣传活动,采用板报宣传、上门告知、现场劝阻、赠送垃圾袋等措施,进家入户对居民进行宣传。
  
  高峰的时候,方子桥200多人的党员、群众志愿者队伍,每天有七八十人固守在一线。一位在此住了15年的外来志愿者,经常利用休息时间搞清洁,晚上10点钟还在捡垃圾,受到了本地居民和外来人员的认可,每次得到大家称赞,他总是说,对方子桥有了感情,做邻居也讲缘分。
  
  不仅是方子桥,在整个大桥街道,有的党员帮邻居8户人家保管家里的钥匙,以备不时之需;有的党员因为身体残疾,不便参加志愿劳动,就每天坚守垃圾厢房,敦促居民养成文明习惯;有的党员每天到高层独居老人家将生活垃圾带下楼;还有党员打开客厅为放学后的外来人员子女提供晚托和学业辅导……他们都是社区的普通一员,用自己的言行润滑情感、温暖人心,为建设“满意大桥”添砖加瓦。
 
(来自:上海市杨浦区委组织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