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区枫泾镇:“四项机制”、“四张清单”推动即知即改

发布时间:2014-08-14
  金山区枫泾镇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紧紧扭住解决问题不放松,通过有针对性地建立四项工作机制,狠抓问题的整改落实,严防前紧后松,确保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效。
 
  完善问题分类管理机制,列出“问题清单”
 
  活动开展以来,枫泾镇党委通过交流座谈、上门走访等,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共收集意见建议551条。这些意见大到城镇建设规划,小到路灯设置、群众“开门七件事”,镇党委认真对待,在保留问题原汁原味的基础上,从涉及“四风”的每一“风”、关系群众切身利益、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对开展活动的建议等7个方面,进行分类梳理,共归纳为95条,并列出“问题清单”。对“跨前一步”不到位类问题,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比如,针对镇区部分道路无路灯影响居民出行问题,对全镇范围需要安装的路灯做一次全面摸底统计和相应的调整,2014年底完成实施计划。对解决条件尚未成熟类问题,列入今后计划或通过上下联动予以整改,比如,关于教育事业投入问题,争取区教育局、上级政府的支持,在规划区内再建一所标准化幼儿园,以更好地满足学前儿童的入园需求。对政策限制类问题,做好解释及时回复,比如,针对基层反映的农村退休老干部养老生活补贴过低问题,加强政策的宣传和引导。
 
  健全干部责任落实机制,列出“责任清单”
 
  镇党委进一步健全“分工负责,人人有责,一岗全责,无为问责”责任落实机制,明确班子成员既按分工职责抓落实,又要对全镇面上各块工作承担责任,分层定责、分级督责、分类追责,列出“责任清单”。按照一般问题立行立改、疑难问题由易到难能改先改、重大问题提交班子会议研究原则,有针对性地制定整改措施,并按时间节点和工作程序抓紧推进解决。镇党委提出“开会断、不如现场看”、“不在办公室里听汇报,不在会议室里做决策”等口号,领导干部进农家看灶头、顺河浜看水质、进大棚看种养,强化现场办公。比如,有职能部门提出方案要耗资近亿元新建一条道路,镇党委班子慎重考虑,到实地查看后,发现该计划道路位置偏僻,目前路况亦算尚可,经集体商议后决定暂不实施,将资金投入到其他更加急需的民生工程,并立下规矩:今后凡涉及建设项目,必须现场调研,了解真实情况后方能纳入计划。
 
  建立解决问题长效机制,列出“整改清单”
 
  镇党委对涉及七个方面的95条意见建议,逐一列出“整改清单”。目前,56条已即知即改,比如,针对防汛除险工程维护不够及时问题,对主要堤防落实专人巡查,对全镇14条泄洪通道60多公里堤防进行加固加高,完成秀州塘等局部工程的水毁修复。其余39条拟通过建章立制、建立长效管理予以整改。比如,6月建立了基层单位外出学习考察、干部因私请假和职工体检等“一事一报批”制度,并对照全区关于公务接待、疗休养、职工福利等制度规定,出台《枫泾镇贯彻执行八项规定和厉行节约规定的实施细则》并严格执行。制度建立以来,已对3个单位职工体检费用超标、3个单位党员活动附带旅游景点等现象,及时制止或者责令整改,并由镇纪委监察室和审计室联手对费用发票进行核查。
 
  探索多元督查评价机制,列出“问责清单”
 
  镇党委建立干部作风档案,列出“问责清单”促作风转变。一是开展了“四风啄木鸟”专项行动,组织6名退休老同志担任作风督查员,不定期深入基层村居及执法监管部门和窗口单位、服务行业进行明察暗访。比如,“四风啄木鸟”在基层暗访时,发现枫泾丁蹄厂到新春村道路上有农作物阻挡人行道,市容所收到反馈后即知即改,组织工作人员及时清理。同时,对党员干部作风和效能方面的“问题”信息,在调查核实的基础上,记入干部作风档案,及时提醒教育。二是运用新媒体手段,建立了由全体镇领导和镇纪委、职能部门、问责办、村居干部加入的“枫情直通车”民情微信交流平台。比如,桥湾弄后弄堂一处路面塌陷造成安全隐患,和平居委会工作人员发现后马上拍照上传至微信平台,及时反映情况,枫泾古镇旅游公司立即对路面进行了修复。由于微信平台“有图有真相”,可及时督促村居和职能部门解决,对一些基层单位解决不了的问题,由分管镇领导及时协调督促,镇纪委、问责办随时在微信中跟踪了解办理进度,做到了“上下两贯通”。三是建立了村居服务型党组织评价体系,逐项明确村居党组织“服务意识强、服务能力强、服务作风好、服务成效好”创建标准,由群众进行满意度测评,作为镇党委对村居党组织的考评依据。
 
(来自:上海市金山区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