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国人才眼中的“协同创新”④:成功的背后是标准化的社会协同

发布时间:2019-07-18

去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指出,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将其上升为国家战略,而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离不开高水平的区域科技协同创新。

在从世界各国回来的专家学者眼里,有哪些发达地区协同创新经验,能为推动长三角科技协同创新工作提供借鉴和启发?

德国的制造业闻名全球,各类高科技企业一直处于百花齐放的状态,数量大、门类全。化工行业的巴斯夫、拜耳,航空业的汉莎航空,电子制造业的博世、西门子、欧司朗,汽车业的宝马、奔驰、保时捷、大众、奥迪、迈巴赫,卫浴行业的科勒,厨房行业的菲仕乐、双立人等都是世界闻名的品牌,而且各大企业之间几乎没有恶性竞争事件的发生,整个德国的创新体系一直处于有条不紊的协同发展状态。2018年德国的GDP排名全球第四。

上海市浦东新区归国留学人员联合会会长程东当年辞去同济大学的教职,留德10年,回国后在浦东张江科学城创新创业,从事大健康产业,并积极推动中德文化和科技交流,引进德国先进的科技和管理模式。在程东看来,德国的协同创新是一道非常独特的风景线:这里秩序井然,科研人员、企业、普通劳动者都在一种通用化、标准化的设计中从事着高科技工作,他们共同努力,让社会财富达到最大化。

社会组织的作用空前强大

事实上,德国的发展也曾经历过产业的转型。程东介绍说,在上世纪70年代之前,德国的产业布局偏向于钢铁和能源,后来污染严重,开始转型,走向了高科技创新引领经济发展的道路。德国政府并不是一个强势政府,他们通过财政和税收杠杆,通过政府补贴的方式,鼓励企业家创办高科技企业。

在实际运行中,让程东印象最深的是德国的大量社会组织在社会运行中的巨大作用,这是德国推行协同创新做的比较成功的重要原因。

“你很难想象连接德国众多企业的只有两个商会:一个是中小企业联合会(ZDH);另一个是工商总会(DIHK),它有82个独立的德国工商会(IHK)。德国政府规定小商业和手工业等企业要加入中小企业联合会,其他企业要加入德国工商会。而且这两个商会都规定企业必须要交会费,商会内部有一套诚信机制和自治模式,商会会对企业之间的关系和矛盾进行协调,避免恶性竞争。德国工商总会代表300万家德国企业,它在全球设有50多个代表处(AHK)。中国的北京、上海、广州、香港和台北等城市都有德国工商总会的代表处,它们就是代表德国政府和德国工商总会服务德国企业在中国拓展和经营职责,同时也为中国企业到德国投资和商务提供咨询服务。”程东说。

这些商会不仅仅是企业界的联合组织,还开展各类专业培训,发放各种资质证书,而且这些证书在整个德国都有通用性和权威性。程东在德国学习和实习期间曾经在德国斯图加特工商会培训和考试获得国家软件系统工程师证书,这个培训是以某公司项目功能分析、系统设计、软件编程等实操为主,证书的含金量很高。在程东后来的德国公司求职过程中,这个证书所起到的作用比他的研究生文凭还大。程东认为,德国的社会组织在企业的协调中发挥作用,人们可以不依赖政府开展跨区域的各种资源对接和关系协调工作,利用社会组织进行信用背书和联合创新。他建议,中国的社会组织,如科协组织在协调高校、企业和人才方面需要深入研究,搭建桥梁,促进跨区域协同创新。

二元教育体系奠定人才基础

德国主导职业教育为二元制。程东介绍说,在这种模式下,学校与企业各为“一元”。传统“学徒”培训方式结合现代职教理念,形成学校与企业合作办学的职教模式。

校企二元制采用国家开办的职业学校与私营企业合作办学的方式,企业在二元制职业教育中占主导地位。学生先与企业签订学徒合同,根据职业到相应的职业学校学习。以学生身份在学校接受文化基础和专业理论教育,并以“学徒”身份在企业的生产岗位和培训中心接受职业技能与相关工艺知识培训。相应地,学生成绩考核分为书面的专业知识考核与实际操作的实践技能考核,合格者得到国家承认的岗位资格证书,成为该工位上的合格技工。

德国高校与企业的关系也相当密切,企业是学校生存的依靠、发展的源泉;学校则是企业发展的人才库、技术革新的思想库。这一关系在应用技术大学体现得尤其明显。应用技术大学一般建在著名大企业的周围,开设的专业适应邻近企业的需求,并根据企业产品结构调整和转型作相应的调整和补充。德国大型企业一般都设有实训生产岗位和企业培训中心,中小型企业则提供实际的生产岗位,为实践教学提供切实可靠的保障。企业界常年为大学生提供实习基地,并且负责实习生的培训与考核。学生可以利用企业的资料和工作实践做毕业论文。接受大学实习生的企业一旦被工商行会认证为专业培训机构,还可享受减免税收政策。

“这样的模式就使得德国无论在前期研发,还是在后期制造的各个端口,都拥有充足的人才储备,在大部分的创新领域中都可以有不俗的表现。”程东说,而反观国内,还是过度强调重点大学中人才的能力,没有给予技能人才应有的地位和评价。

另外,在德国还有一个很好的机制,那就是企业的员工每年都可以申请带薪培训。程东表示,一般企业都允许员工参加与业务相关的培训,员工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去选择参加各种培训。这种定期充电的模式可以让所有员工紧跟技术前沿,快速更新现有的知识体系,始终保持创新的能力。

标准化和均衡化是协同成功的重要原因

在德国,如果你仔细观察,会发现德国的大学毕业生毕业到企业就业,或者职工跳槽去其他企业都没有适应期,特别容易上手。程东说,协同创新的背后是一种标准化的模式,不管是产品零部件还是人力资源,如果没有达到通用化和标准化,就无法进行协同。

程东说,德国作为国际标准化的领跑者,利用标准化加强推动工业经济发展、社会综合治理,所取得的持续性成效是全世界都公认的。

德国标准化学会(DIN)是德国最大的具有广泛代表性的公益性标准化民间机构,成立于1917年;以后又合并其他一些标准机构,成为德国工业标准委员会(NDI)。该委员会鉴于其标准化活动早已超越了工业领域,1926年11月6日就改名为德国标准委员会(DNA)。由于德国对标准化的苛求,从而打造了德国工业“核心技术 + 严谨质量”的企业管理模式,确立了“德国制造”的核心竞争力。在人力资源方面,德国也推广标准化的人才考评体系,通过这种考评机制将高校和企业紧密联系在一起。

德国的教育资源非常均衡,每座大中城市都有几所高水平的大学。德国人无论去哪个城市,都可以没有心理负担地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程东说,这可以让人才有序流动,也是德国可以进行大规模协同创新的深层次原因之一。

对于长三角的协同创新,程东给出的建议是:分门别类地整合长三角各地区的教育资源和企业资源,建立长三角地区统一的人才标准体系、培训体系和评价体系,提升区域人力资源的通用性和实用性,为区域协同创新创造标准人才资源。可以参照德国模式,完善关于大学生实习的标准化制度,弥补大学生实践经验不足劣势,提高其就业率;并且明确实习不仅是特定专业教学的延续,更是高校基础教育体系的一部分。其次是构建企业接纳大学生实习的有效激励和约束机制,将接纳大学生实习和实践纳入企业及有关部门社会责任的必要组成部分,并提供相关政策和经费支持。再次,加强和促进高校与政府、企业和社会在对大学生实习的服务、指导和管理方面的合作,为大学生们搭建一个稳定、宽广的实习环境。

(来源:上海科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