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创新体系效能的系统性分析:生成机制与影响因素

发布时间:2023-03-27

摘要

国家创新体系的系统特征使得从系统视角研究剖析国家创新体系效能成为科技创新政策与管理研究关注的焦点。本文试图引入系统观,在解析国家创新体系效能系统内涵的基础上,对其生成机制与影响因素进行系统性的探索,从理论层面对国家创新体系效能进行解构与剖析。首先,本文基于国家创新体系的系统特征,从“系统结构-系统运行-系统功能”的视角揭示了国家创新体系效能的内涵,将其理解为结果绩效与过程绩效的有机结合,并分别分析了两者的生成机制及相互作用。其次,本文整合“系统结构-系统功能”“系统投入-系统产出”“系统内部运行-系统外部开放”的维度视角,构建了国家创新体系效能影响因素系统分析框架,并从科技研发与产业创新两类功能导向下的子体系效能入手,分析了国家创新体系的系统结构与一般系统运行模式,并指出国家创新体系效能的提升需要系统性思考。在此基础上,本研究从优化系统结构与布局、推动要素多层次流通、有机结合创新环境等维度提出了系统推进国家创新体系效能提升的思路,并从深化国家创新体系系统论理解、推进国家创新体系效能提升的角度提出了国家创新体系效能的三点未来研究方向。本文的研究既拓宽了国家创新体系效能的分析方法,也夯实了国家创新体系效能分析的系统论基础。

引言

随着我国逐步迈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科技创新事业发生了整体性、格局性的重大变化,对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要求也从完善结构转变到提升整体效能。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强调,我国原始创新能力还不强,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还不高。2021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更是在法律中明确指出要“完善高效、协同、开放的国家创新体系……提升体系化能力和重点突破能力,增强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指出了“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优化配置创新资源,……,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明确路径。在此背景下,具有丰富内涵的国家创新体系效能理论研究成为我国新时期科技创新政策与管理研究关注的焦点问题。国家创新体系作为多主体以及主体之间复杂互动所构成的系统,从系统视角理解国家创新体系效能,并解析其生成机制与影响因素,对探索国家创新体系效能提升路径具有重要意义。

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及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有机结合成的集或统一体,是处于一定的相互关系中并与环境发生关系的各个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总体,是具有不同于各要素独立具有的功能的整体。国家创新体系通常被认为是由参加新科技发展和扩散的企业、大学、研究机构、政府及中介组成的,为创造、储备及转让知识、技能和新产品的相互作用的网络系统。国家创新体系的系统特征体现在创新体系内各主体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合作关系结构对于实现创新能力和水平的提高这一系统功能的突出重要性上。2006年,《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首次在国家文件中提出国家创新体系的概念,即“以政府为主导、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各类科技创新主体紧密联系和有效互动的社会系统”。可见国家创新体系与生俱来的系统特征使得从系统论的角度分析其效能的生成机制与影响因素成为理想选择。

国家创新体系作为在政策实践中被广泛应用的概念框架,其本身却缺乏系统性的理论与方法基础,导致学术界与政策界均难以系统性理解国家创新体系效能的内涵。因此,迫切需要对效能进行理论解构,并理解其生成机制与影响因素,从而为进一步探索效能提升路径提供理论支撑。系统论视角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研究的基础,对理解国家创新体系效能、剖析其系统生成与系统影响而言也是重要的起点。因此,本文试图从系统论的角度分析国家创新体系的系统性,并基于这些特性讨论国家创新体系效能的生成机制与影响因素,进一步提出国家创新体系效能的系统提升路径。本文的研究有助于打开国家创新体系运行的“黑箱”,厘清系统内部各要素间的复杂关系,为政府深入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提高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政策基础。

01国家创新体系效能需要系统性思考

国家创新体系的系统性源于对创新过程形成和运作的系统性认识。对创新过程的理解从最初被视为线性的技术推动模式——由不同的步骤链接形成的有序的、单向的活动,到第二代对需求拉动模式的认识,再到后续对“耦合”模型、集成创新过程等的理解,学者们开始逐渐认识到创新过程是动态的系统行为。这一对创新的系统理解强调创新过程涉及不同参与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它遵循非线性路径,并具有复杂的反馈机制和显著的系统特性。在相关理论研究中,国家创新体系是一个复杂系统已逐渐形成广泛共识,但目前对其的明确定义仍未清晰。虽然国家创新系统理论认为“国家”是复杂创新行为的合适边界,但这并不意味着以国家为范围的创新主体与其之间的相互作用能够构成理论意义上的复杂系统。

复杂系统有一些公认的性质,其中一个突出的共同特征是涌现性质,国家创新体系在许多层次上表现出这一涌现特性是决定其是复杂系统的主要原因。系统的涌现性是对系统“整体大于部分之和”这一原理的直观理解,是区分“整体”(系统)与“堆”(非系统)的核心特征。构成整体的各个部分在其相互依赖与相互交流中,产生了超出原有各部分属性简单相加的某种新性质,这种新性质、新功能即是涌现性的体现。国家创新体系的组分之间是相互依赖的,以非线性的方式相互作用,这些相互作用产生了涌现的动力。国家创新体系的涌现性强调其中的各主体通过互动交流可以实现单个主体或部分主体形成的组织未实现的新目标与新价值。我国新型举国体制下的政产学研合作在多领域实现重要技术突破,就是我国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涌现性的体现。此外,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即“1+1>2”)的基本涌现特征,可以进一步变换得到“1/2+1/2>1”的新特征,在国家创新体系中,这一新特征可以理解为各创新主体经过适当分工后再有机组合所涌现的新功能,要大于“一刀切”时的功能。

分层混杂系统(Hybrid Hierarchical Systems,HHS)特征也是国家创新体系复杂系统性的表现。其特点是在多个层次上均既随时间而连续变化,又受离散突发事件的驱动。对于国家创新体系而言,其不仅在结构中表现出多层次特征,同时也运行与发展过程中体现连续动态与离散动态。在宏观层面,Lundvall在1992年提出国家创新体系是一个在国家层面上由不同组织、机构和社会经济体内部组成的,及彼此之间相互关联的、开放的、复杂的且不断演变的体系;在中观层面,国家创新体系内嵌套着许多区域创新体系,其主要由基于地理邻近性的政产学研用价值链和创新链紧密联合构成。此外,跨层次的产业创新体系与技术创新体系也是国家创新体系多层次特征的重要体现。一方面,不同层次的创新体系都在创新主体互动与创新要素流动中运行与发展,同时这一连续的进程也均伴随着随机的离散冲击影响。另一方面,不同层次的创新体系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产生了主动的、复杂的、多向的非线性关系,使得这一分层混杂特征更加复杂。

可见,国家创新体系不仅是一个复杂系统,而且在万物互联的未来将变得更加复杂。尤其是在新一轮科技革命背景下,数字技术与工具的发展使得国家创新体系组分之间的交互与流通更加紧密且频繁,并加速了创新要素的组合和重构,这将大大增强国家创新体系运行的复杂性。对于国家创新体系而言,其系统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人、财、物、信息等多元资源在组分间的流动是国家创新体系非线性发展的主要原因,这一特征也将更加突出。由此,这些愈加复杂的系统特征不仅使得从系统视角思考“效能”成为理想的选择,也从理论层面要求采用系统观审视国家创新体系的运行与发展,并进一步解析其“效能”内涵。

02国家创新体系效能的系统生成机制

2. 1国家创新体系效能内涵分解

国家创新体系“效能”是综合性概念,“能”与“效”是对其进行分析的两个维度。国家创新体系效能首先体现在其功能表现上,主要依赖于其结构层面要素是否多维协同,是否达到功能有序、协调互补的状态;其次体现在其效率表现上,主要依赖于其配置层面资源是否互通共享,是否达到有效配置、充分利用的状态。这两个维度并不是对立分离的,而是有机结合的。由此,本文将国家创新体系“效能”理解为“能”与“效”的结合。这种内涵分解对于政策设计而言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即国家创新体系政策需要全面考虑“能”与“效”,但具体政策措施则可根据提高能力或提升效率的政策目标有不同的侧重点。

进一步,契合国家创新体系的复杂系统特征,国家创新体系效能需要完善的系统结构支撑,达到良好的系统运行状态,充分实现系统功能。由此,本文从系统结构、系统运行、系统功能三个维度分别对“能”与“效”进行解析(如图1所示)。“能”反映的是国家创新体系的结果绩效,体现了国家创新体系的能力水平;“效”反映的是国家创新体系的过程绩效,体现了国家创新体系运行过程中的有效性。在国家创新体系效能的生成机制中,过程绩效与结果绩效并不是相互独立的,两者是相互关联统一的,过程绩效的优劣直接影响结果绩效水平,结果绩效也能够通过反馈机制影响过程绩效的提升。

1

图1国家创新体系效能内涵的过程和结果分解

2. 2国家创新体系效能系统生成机制分析

国家创新体系的“能”是整体效能的核心。从结果绩效的角度理解,“能”表现为其系统功能实现水平与对外竞争能力水平。根据系统理论,系统功能是由系统结构决定的,结构是功能的基础,良好的功能需要合理的结构来提供,国家创新体系的功能实现也与其结构布局休戚相关。国家创新体系拥有复杂的系统结构,是嵌入到创新环境中的政府、企业、大学、研究院所、中介机构等主体为了一系列共同的社会经济目标通过建设性地相互作用而构成的有机复杂网络,其结果绩效是主体自身的创新功能以及通过不同主体间复杂的反馈与相互作用所实现的整合功能在多个维度的叠加。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各主体拥有差异化的创新资源,互相联系,资源互补,各主体间的协同创新网络是各主体为完成共同目标、实现效益最大化而建立的良性协作关系,是国家创新体系内各主体协同创新、实现创新发展的基础。Etzkowitz和Leydesdorff提出的大学-产业-政府“三螺旋”理论(Triple Helix)强调大学、产业、政府三类机构在创新活动中的相互作用,充分阐述了多主体创新系统是以沟通和互动为基础的,主体间的相互作用是推动系统效能提升的根本动力。此外,国家创新体系各主体各司其职,充分发挥各自的功能,也是这一多主体复杂系统功能实现的基础。具体而言,企业作为创新的主体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获取外部知识、整合并组织生产的方式是实现创新的核心。高校与研究机构主要扮演着知识供给的角色。政府、中介组织等助力不同主体间建立或维持连接关系,在加速要素(人、财、物、信息)多方向、多层次流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国家创新体系结构与功能的相互依赖表明,要通过优化结构来提升相应的功能。一方面,国家创新体系各主体形成各司其职、充分协同的系统结构,推动“体系化能力”提升;另一方面,各主体优化自身结构以提升自身能力,推动“重点突破能力”提升,从而从两个维度提升国家创新体系结果绩效。

国家创新体系的“效”在国家创新体系的运行过程中生成,这一过程同时也会影响“能”。从过程绩效的角度理解,“效”的良好表现源于国家创新体系稳定、平衡、有序的运行与发展。这一过程主要通过系统自组织机制实现,即国家创新体系通过要素资源流动、配置、协同达到国家创新体系稳定高效的运行。国家创新体系并不能一直保持有序态,有限的资源配置到不同的领域、主体、部门均会产生不同的效率与效果,因此系统内部资源流通不畅、资源错配、要素协同受阻等多类阻碍因素,都会导致国家创新体系无序性的增加,而其则需不断从环境中引入各类创新资源,增加资源存量,同时优化其内部资源流动、配置、协同的结构、机制,改善系统运行,不断调整以适应功能需求,重新回归有序态,完成自组织。因此,良好的自组织过程可以形成有效的资源配置与协同机制,维持国家创新体系稳定发展,提升过程绩效。国家创新体系自组织的另一个必要条件则是其开放性。对于系统而言,只有从环境中得到的负熵大于内部的熵增时,系统才会出现减熵的自组织过程。这要求国家创新体系在要素流通时做到开放性与封闭性的统一,建立有条件的开放性国家创新体系,在开放的同时建立一定的隔离机制,有条件地吸收国家创新体系外部资源。

总体来看,国家创新体系效能是国家创新体系运行与发展中过程绩效和结果绩效的综合体现,在这一复杂的系统运行中,过程绩效促进结果绩效,结果绩效也能通过反馈路径影响过程绩效(如图2所示)。国家创新体系的过程绩效,及其运行过程的有效性,可以直接影响结果绩效,与之相呼应,结果绩效也可以通过系统反馈机制影响过程绩效。系统反馈机制可以在系统结构和环境信息不完全已知的情形下,对不确定性动态系统进行有效调控。对于国家创新体系而言,其创新主体定位、布局,以及竞合的关系改变导致的系统结构变化,资源流动、配置、协同等系统运行过程变化,以及外部宏观政策、技术变迁等创新环境变化,均会引致系统结果绩效的波动。若这一波动带来系统结果绩效的降低,将形成负反馈促使相关主体与环境重新调整,通过改变系统过程绩效,将国家创新体系拨回原有的稳态。相反,当不稳定的变化产生了更高的结果绩效,则会作为强烈的正反馈,推动国家创新体系向更高效能的稳态发展,实现国家创新体系的跃迁,从而整体提升国家创新体系的过程绩效。

2

图2系统视角下国家创新体系效能生成机制

03国家创新体系效能系统影响因素分析

3. 1国家创新体系效能影响因素系统分析框架

国家创新体系系统特征决定了须从系统的角度,着眼于系统内部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各要素在主体内与主体间的流动,才能真正把握影响国家创新体系效能的内在因素与机制。通过前文的分析,明确了国家创新体系效能是系统结构、系统运行、系统功能,嵌入到系统环境中生成的。基于此,本文进一步构建了“系统结构-系统运行-系统功能”分析框架,整合“系统结构-系统功能”“系统投入-系统产出”“系统内部运行-系统外部开放”多个维度,考虑与系统环境的相互影响,全面诊断可能存在的系统性缺陷(如图3所示)。

3

图3国家创新体系效能影响因素系统分析框架

在系统运行方面,创新链产业链衔接、科技成果转化、产学研合作等过程是否有效,均直接影响国家创新体系的过程绩效,且通过对系统科技研发、产业创新、社会发展等功能实现水平的影响间接影响结果绩效;在系统结构方面,创新主体定位、主体功能协同等因素,则会直接影响系统运行与系统产出,并进一步影响系统功能,从而对过程绩效与结果绩效都产生影响;在系统投入方面,创新要素的投入、配置、流动等因素不仅会直接影响系统运行过程,还会通过系统运行影响系统产出与系统功能,此外,系统投入也可能对系统结构产生一定影响,进一步影响整体效能;系统环境的影响也是多个维度的,无论是系统内部环境还是所处的外部竞合环境,都会直接或间接地改变系统各要素,从而影响效能。可见,影响国家创新体系效能的因素是多层次、多种类的,各因素之间存在一定的系统联系,并系统性地影响了国家创新体系效能。

另一点值得探讨的是,由于国家创新体系的系统功能是多维的,不同功能导向下的创新子体系结构特征、运行特征等都存在差异,因此不同导向的效能系统影响因素也可能会不同,需要区分开来分析。由此,本部分从科技研发功能与产业创新功能两类不同的功能导向入手,基于上述“系统结构-系统运行-系统功能”的影响因素分析框架,考虑人才、资金、技术等创新资源投入、配置与流动,分别构造科技研发子体系与产业创新子体系运行的一般系统因果关系,通过相应的投入与产出对系统的反馈结果,分析不同功能导向下的效能系统影响因素。

3. 2科技研发导向下的效能系统影响因素分析

科技研发子体系被定义为特定的经济/工业领域中相互作用的主体所构成的动态网络,其在特定的制度基础下,参与科学技术的产生、扩散和利用。在这一子体系中,系统功能聚焦于科技研发,发挥核心力量的主要主体是高校与科研机构,企业也作为产学研合作主体深入参与其中,子体系整体呈现高校与科研机构为核心,与企业、政府、中介组织等围绕科技研发功能目标深入互动的结构。

在系统运行层面,直接影响因素是科技人才与科技资金的投入,但投入的水平和发挥也受到多重因素影响。政府作为营造良好创新环境的主要力量,可以通过调控政策因子提高资源投入水平,从而推动科技研发体系效能提升。例如可以通过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调控直接增加科技经费,也可通过增加教育支出等方式提高科技人才投入的数量与水平。此外,政府还可以通过布局创新平台建设等手段促进产学研合作,深化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中介机构间的联系与互动,拓宽科技经费来源渠道,间接推动科技研发子体系效能提升。科技研发子体系效能对政策措施的选择和调整也具有反馈、调节作用,当科技研发子体系效能表现不佳或表现突出时,又会反过来刺激政府改进完善或进一步强化相应政策举措,从而形成循环的、持续发展的科技研发子体系(如图4所示)。

4

图4科技研发导向下的效能系统影响因素示意图

3. 3产业创新导向下的效能系统影响因素分析

产业创新子体系是由一套用于特定用途的新产品和既定产品,以及一套为这些产品的创造、生产和销售进行市场和非市场互动的主体组成的系统。在产业创新子体系中,系统功能聚焦于产业创新与经济发展,发挥核心力量的主体是企业,创新体系整体呈现企业为核心,高校/科研机构为其上游合作者,政府、中介机构等从多维度进行互动的结构。企业充足的创新资金、强烈的创新意愿等是提升产业创新效能的直接因素,而其背后又存在复杂的、系统性的影响。

在系统运行层面,高校与科研机构主要是通过产学研合作的方式,面向企业需求为企业提供相应的技术与人才,增加产业创新的技术与人才投入。政府则通过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等政策措施帮助企业缓解融资约束,增加科技资金投入,激励企业创新。此外,产业政策、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等则可以通过限制知识溢出程度、允许创新者保持其创新优势等方式,改善企业创新环境,完善科技服务体系,提高创新者的稳定性,提升企业创新动力,也可以帮助企业吸引市场风险投资,降低企业融资约束,增加资金投入,从而推动产业创新体系效能提升。产业创新效能的提升则能反过来进一步激励企业增强创新意愿,也能通过推动经济发展刺激政府更加完善其政策体系。这些多重反馈路径的结合,构成了复杂的、发展的产业创新子体系(如图5所示)。

5

图5产业创新导向下的效能系统影响因素示意图

04国家创新体系效能提升的系统性推进思路

已有研究试图为国家创新体系的政策设计提供更为系统化的分析框架,例如:Woolthuis等制定的系统性失败识别框架,旨在帮助政策制定者以更客观的方式制定政策干预措施。Wieczorek和Hekkert提出了“系统性政策框架”,基于技术创新体系的功能用于设计针对每个功能的具体系统性工具。近年来,Borrás和Edquist运用系统性和整体性思维搭建的整体性创新政策(Holistic Innovation Policy)框架也受到了广泛关注。这些研究的一步步深入均证实从系统的视角对国家创新体系的构成、运行和发展原理深入理解对于制定更有效的政策举措,从而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效能具有重要意义。借鉴已有研究,本部分基于对国家创新体系效能的系统理解,充分考虑国家创新体系的系统结构、系统运行、系统功能,考虑从资源协同共享提升效率到功能协调互补提升能力,分别从提升结果绩效、过程绩效,以及整体效能的维度提出了相应的提升路径。

4. 1优化系统结构与布局,提升国家创新体系结果绩效

国家创新体系结构优化的要点是各主体定位清晰、功能协调,形成政府积极服务、产学研协同发展、创新链上中下游衔接、大中小企业通力合作、中介机构鼎力支撑的多主体协同结构,充分做到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深度融合。大学和科研机构主要集中在创新链的上游活动,聚焦科技知识创造,而企业主要从事科技知识转化,聚焦经济价值实现,产学研之间诉求不同,创新活动交集较小,各自使命差异常常会阻碍全面的合作。因此,需要企业、高校与科研机构等创新主体根据自身特色和优势,探索多种形式的协同创新模式。此外,中介机构也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主体,要充分发挥其创新支撑作用,构建完善的创新支撑体系。新时期下,国家创新体系结构发生多重变革,战略科技力量的建设与布局成为国家创新体系“能”提升的关键。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的功能定位均需要有所调整,面向国家重大战略任务与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形成功能有序、协调互补的系统结构。

4. 2推动要素多层次流通,改善国家创新体系过程绩效

国家创新体系不同层次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国家创新体系过程绩效改善需要考虑其多层次的特点,通过完善国家、区域、产业、技术等多层次创新体系建设与布局,打通层次间的信息通道与资源通道,形成层次协调的创新体系,从而推动效能提升。这种层次协调不仅要求区域、产业、技术等子系统发展要根据区位关系与资源禀赋进行定位与整体规划,也需要充分打通国家-区域以及区域间的信息壁垒,加强与层次外的资源交流交换。企业创新体系作为其他高层次创新体系的微观基础,可以通过嵌入国家创新体系,从高层次的创新系统中获得支撑并与之协同发展。此外,在全球化进程中,需构建开放的国家创新体系,加强国际高水平合作,通过与更高层的全球创新系统的融合进行全球范围的互动,相互促进、共同演化效能提升。

4. 3有机结合创新环境,实现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提升

创新环境与国家创新体系功能实现过程、要素流动过程、循环反馈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推动国家创新体系有效运行的重要基础。国家创新体系根植于所处的创新环境中,开放的市场环境、发达的金融环境、完善的政策环境、崇尚创新的文化环境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资源环境决定了国家创新体系的功能实现的基础与方向。创新主体与创新环境之间的相互适应、创新资源与创新环境的有效匹配,是国家创新体系发展的生命力。其中,政策环境是激发实现资源共享、功能互补,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效能的关键,迫切需要建设整体性政策制度体系,完善国家创新体系政策环境,以充分发挥举国体制优势,整合各类科技资源,破除一切制约主体能力互补的体制和政策性障碍。

05主要研究结论与未来研究展望

本研究旨在为国家创新体系效能的生成机制与影响因素提供系统性的分析视角,并形成了以下几点主要结论:

第一,本文指出国家创新体系“效能”是综合性概念,可以从“能”与“效”两个维度对其进行理解。“能”主要表现为国家创新体系系统功能,其由系统结构决定,要求形成各司其职、充分协同的系统结构;“效”主要表现为系统运行效率,通过系统的自组织机制,达到国家创新体系稳定、平衡、有序的运行与发展。这两个维度也进一步通过反馈机制互相影响、协同发展。

第二,本文整合“系统结构-系统功能”“系统投入-系统产出”“系统内部运行-系统外部开放”多个维度,构建了系统视角下的国家创新体系效能影响因素分析框架,以科技研发与产业创新两大功能为例,说明了影响国家创新体系效能的因素是系统性的。

第三,本文以国家创新体系效能的系统理解为基础,延续系统结构、系统运行、系统功能的思路,进一步提出可以从优化系统结构与布局、推动要素多层次流通、有机结合创新环境三个维度系统推进国家创新体系效能提升,呼应国家创新体系高质量转型需要。

本文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与政策价值。在理论上,本研究是对系统解构国家创新体系效能的理论初探。通过对国家创新体系效能的系统生成机制与影响因素的分析,为国家创新体系效能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也拓宽了其分析方法。在政策上,本研究为政府进一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效能提供了一定的参考。本文构建了国家创新体系效能系统影响因素分析框架并提出了国家创新体系效能的系统性提升思路,有助于指导政策决策者在制定与实施政策的过程中系统考虑政策整体性,在国家创新体系治理机制的设计中充分考虑系统结构、系统运行、系统环境之间的协同。

面对自立自强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需求,国家创新体系效能的系统研究还需从底层逻辑入手进一步深化。由此,本文提出以下三点主要研究方向,有助于为我国国家创新体系效能提升提供切实可行的分析思路、诊断工具和优化方案。

第一,国家创新体系的系统结构与功能研究。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不同组织与机构在创新体系中承担不同的职能和角色,通过参与创新活动的发生与发展,形成了国家创新体系不同的功能模块,各功能模块的有效性及其之间的有效连接决定了国家创新体系的整体效能。因此,未来研究仍需要面向创新发展新形势和新要求构建国家创新体系功能分析框架,识别各子系统、创新主体和创新政策在不同功能中的作用,分析子系统间、主体间以及政策间的系统联结与互动的有效性,挖掘存在的功能问题。

第二,基于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评价研究。“效能”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综合绩效的体现,适合在新背景下用于国家创新系统评估。已有基于综合指数的国家创新能力指数虽然为国家创新体系绩效评价提供了丰富的参考,但仍在系统考虑国家创新体系的复杂特性上有所欠缺。因此,需要基于更丰富的整体效能内涵,以政策问题导向捕捉这些问题下的国家创新体系效能综合分析的维度和层次,多维度刻画国家创新体系效能,并研究体系效能存在的问题。

第三,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系统提升路径研究。未来研究可以基于问题导向与需求导向揭示国家创新体系系统失灵原因。问题导向与需求导向有助于明确创新活动目标与国家创新体系发展方向,因此需要从系统失灵视角入手将政策需求与系统目标相关联,进一步识别系统中的政策问题,揭示国家创新体系效能影响因素,为提出改善路径提供支撑。

(参考文献略)

冯泽,中国科学院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创新发展政策、创新管理。通讯作者:陈凯华,中国科学院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研究方向:创新发展政策、创新计量与管理。冯卓,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科研助理,研究方向:创新发展政策、创新管理。本文是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NSFC72025403);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优秀会员项目(Y20193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NSFC71874179)的研究成果。本文刊发于《科研管理》2023年第3期。文章观点不代表主办机构立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