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槱:与船结缘的精彩人生

发布时间:2013-03-15

dj010

 

 

  在广元公寓通往上海交通大学浩然科技大厦的路上,人们每天都能看到一位步伐矫健的老先生,他就是已过耄耋之年的中科院院士、著名船舶工程专家、九三学社市委原主委杨槱,“我每天都要到办公室看看书,写写东西,这样感觉生活很充实”,杨槱笑谈道。回顾近九十年的工作生活,杨槱的信条是:到需要我的地方去。他讲述了关于他名字的一段往事。《辞源》中对他的名的注释为:“槱,聚积。诗大雅:芃芃棫朴,薪之槱之。”这是当年住在杨家隔壁的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孙炳文(1927年在大革命失败时壮烈牺牲)在他上小学时为他取的学名,表达了一个革命者对后代的殷切希望——为国为民发光发热,杨家始终牢记革命前辈对他的期望,因此这个名字一直用到如今,而杨槱也是这样做的。
  
  “船”奇人生痴心不改
  
  在杨槱的办公室里随处可见船的“影子”,有19世纪“大东方号”的设计图、各种船的模型……说起船他就兴致勃勃,小时候国内的交通工具以轮船为主,加之父亲有许多海军朋友,常送一些关于船的书籍,杨槱回忆:“这些书对我产生很大的影响,有很多疑问一直萦绕着我,在不断搞清它的同时,也激发了对船的兴趣。”
  
  9岁时,他第一次登上铁制的轮船,感受它在大海里乘风破浪,这实在让他着迷,而当时教他懂得铁为何能浮于水面的启蒙者,竟是在这艘轮船上几位聊天的妇女。其中,有一位青年妇女说:“我感到很奇怪,这船是铁造的,而且到处是铁制的东西,这么重的份量,怎么能在水中不沉呢?”一位老年妇女训斥她:“不要瞎说这不吉利的话!”这时一位年轻女士解释说:“铁脸盆不是也能飘浮在水面上吗?盆中装些东西,脸盆也只是下沉一些,只要脸盆的边缘高于水面,就不会沉没。”这些话,深深地印在了杨槱的脑海里,几十年后,当他成为一名著名教授,对交通大学学生讲第一课《船舶概论》时,讲台上的教具是一个盛满水的面盆,水面上浮着一只铝制的饭盒。
  
  在广州培正中学读高中时,学校要求每个学生自拟题目写一篇论文,杨槱写的论文题目就是《广东造船历史》,这为他走上研究造船的道路奠定了基础。高中毕业后,杨槱到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留学,他没有选择当时比较吃香的专业,如机械、土木等,而是选择了他感兴趣的造船专业,他每天抓紧时间,实验、学习都安排得很紧凑,“我总是争取比别人做得多一些,每天固定学习到十一点半。”但是到了周末就彻底放松,参加各种活动,在与英国同学们的交流中学到很多书本上没有的社会知识。同时他还在半年的工厂实践中从最基础的技术学起,在英国巴克来克尔造船厂实习时,他每个环节都试着去学,从放样间到船体钢材加工间,再到铆钉作业台,杨槱几乎做遍了造船的所有工种。他与工人们同吃同住同劳动,遇到问题就努力钻研,由于他有一股坚韧不拔的干劲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并善于运用理论来指导实践,慢慢地,他变成了一个“小专家”,外国教师和师傅们看见他常会伸出拇指说上一句:Ok Yang!最后,他完成了学业,并荣获了一等荣誉学士学位。在采访中,他的办公室里一张老式书桌吸引了我的目光,他告诉我这张桌子可是老古董了,“这是我当年在大连花了十个大洋买的,无论走到哪里我都带着它,有五十几年历史了”。杨槱之所以如此钟情于它,是因为抽屉多,他总是把资料有序地摆放在里面以方便查询,这个年轻时就养成的好习惯被一直坚持到现在。
  
  二战期间,英国对德宣战后,英国国内急需大批造船人才,各方面对杨槱进行了挽留,而此时报效祖国心切的他毅然踏上了返回祖国的航程。杨槱回国后即在当时中国内地最大的造船厂——重庆民生机器厂任职,主要从事提高川江船舶航行性能的研究,他撰写的《川江船型之检讨》获得中国工程师学会授予的三等奖,在中国造船业中崭露头角。随后,他又随中国海军组织的“中国海军造船人员赴美服务团”到美国费城的海军造船厂实习工作了一年时间。回国后,他先后在江南造船厂、青岛造船厂工作,逐渐成为船舶方面的年轻专家。新中国成立后,他应聘到大连参加了我国新造船厂的筹建工作,出任大连造船厂的副总工程师,先后主持了沿海货船“天运号”、公安巡逻艇“瀛州号”,5000吨和15000吨经济型杂货船等约10余艘船舶的设计。在建造船舶方面,他坚持调查研究、分析同类型船舶资料和与实际情况相结合的原则,所以他主持设计的船舶能够得到同行的赞许,如15000吨自卸式运煤船在80年代被我国航运和造船部门确认在我国沿海地区煤运应用上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此外,杨槱在倡导船舶稳定性研究、应用电子计算机辅助船舶设计、工程经济在船舶设计中的应用、我国造船科技发展史研究等方面均有突出的贡献。他对船舶的“痴心”还体现在多年来在造船工作中的敬业精神,他总是无条件地服从频繁的工作调动,先后在十几个单位工作、教学,毫无怨言,到任何地方都发挥自己的专长,孜孜不倦地为我国的船舶工业奉献才智。
  
  如今,尽管他已步入耄耋之年,依然倾心于船舶方面的研究,还出版了《帆船史》和《轮船史》,“研究船是我人生的一大乐趣,我要在有生之年继续为中国船舶业作出贡献”。同时多年来他还本着“好学是知识之源,勤奋乃立业之本”的学习理念,一直努力追求新知识,不断进取。“人应该不断地学习,尤其是在当前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里,许多新兴的东西层出不穷,所以当你需要用新的知识的时候就去学习,不必在意自己的年龄,要活到老学到老”。杨槱是在八十岁时开始学习使用家庭电脑,时任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的王选得知他如此高龄要学习电脑深感佩服,特意请上海的电脑经销商优惠供应给他一台电脑。现在杨槱不仅能用电脑写作、收发邮件等,而且连扫描仪等周边设备也能自如地使用。他晚年出版的《人、船与海洋》、《帆船史》、《轮船史》、《郑和下西洋史探》、《话说中国帆船》等著作百余万字都是他自己亲手在电脑里完成的。
  
  谦虚、严谨是杨槱的做人原则,多年来他对求教于他的人总是来者不拒,“修改论文或讨论问题也是一次向别人学习的好机会”。在严格要求自己的同时,他非常关心下一代的成长,作为博士生导师,他除了传授知识,还注重学生们创新精神的培养,每当参加国际性会议时,他总是关注一些新的动向和知识,引导学生用新的方法去尝试。
  
  “事情总是做不完的,我始终保持三乐——助人为乐、自得其乐、知足常乐,所以做事很有劲头,精神也非常好”。杨槱乐呵呵地说。多年来,杨槱还非常关心科普工作,60年代曾为《十万个为什么》撰写有关船舶方面的章节,生动的描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读者。他表示科学家应该把普及科学知识当作一种责任,倾注了他10年心血的《人•船与海洋》就是这样一部科普著作,他希望总结他的毕生所学,为繁荣我国海洋文化事业、普及船舶与海洋知识、激发广大青少年投身造船和海洋事业的热情、提高民族振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贡献最大的力量。
  
  多党合作情有独钟
  
  在杨槱的心中总有一艘情有独钟的“大船”,这就是统一战线多党合作风雨同舟的巨轮,他先后担任过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常委、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市人大常委、市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市委主委等职务,回想起多年兼顾业务和社务工作的经历,他坦言:“我从来不向组织提要求,踏实工作、服从安排。主观上让我感到满足,客观上我的工作也得到了认可。”正如他办公室墙上所挂的一幅字(九三学社老前辈许士骐赠送)所言:“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淡泊明志无欲则刚”。
  
  杨槱认为民主党派要“有所为才能有所位”,至于应发挥什么样的作用,早年曾任交大副教务长的张鸿与李四光的女儿李林之间的一场争论对他影响很大:张鸿认为应多花些时间帮助别人进步,李林则认为在业务上有成就讲话才有份量。杨槱认为这两种观点都对,可以两者兼顾,再加上求真务实的精神才能多为社会作贡献。杨槱曾经组织了江苏、浙江两省和上海市的九三学社同仁用了一年的时间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发展进行调研,当时他虽已年近八旬高龄,他仍经常参加实地考察,进行研究分析,并在全国政协八届四次会议上,他又领衔提出《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要走合作发展道路》的提案,详细分析了长三角地区发展的优势和实际存在的问题,建议在资源配置方面实现共同规划,将长三角地区建成具有较强竞争能力和更高经济效益的综合经济体系。这份提案,引起了政府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如今长三角经济合作发展已提上了日程。
  
  多年来,杨槱利用专业知识积极参政议政,通过实地调研提出了许多有建设性的提案。比如针对发生在1979年11月25日凌晨的我国沉垫自升式钻井平台“渤海二号”倾覆沉没事故,杨槱在参加全国人大五届三次会议时提出建议:“对重大工程事故要组织科学的调查研究,以深入了解事故产生的原因和存在的技术问题,这对今后工程的设计、施工、使用管理和保证安全操作均具有重要意义。据说‘渤海二号’在日本使用时曾发生过沉船事故。因此,深入研究该船的稳性、耐波性、强度等,对事故产生的原因作详细分析,将对今后避免再发生同类事故和我国海洋事业的发展均有重要借鉴作用。”不久,国务院批示:“认真研究办理,争取1981年上半年办完。”后经有关单位认真调研找到了翻沉的原因,防止了此类事故的再次发生,并结合事故调研成果,制定了“渤海三号”“、渤海五号”的操作手册。
  
  作为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杨槱一直将为国家发展建言献策为己任。在全国政协八届三次会议上,他和九三学社的同仁共同提出了一份《关于建立约束机制,防止盲目重复引进》的提案,对盲目、重复引进设备和生产线的原因进行了详尽的分析,提出了如何建立可行的约束机制的13条建议。这份提案受到全国政协和国家有关领导机构的高度重视。会后,国家计委、全国政协、九三学社等单位联合举办研讨会,对防止盲目、重复引进生产设备共同进行商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无论走到哪里,杨槱都不忘身为政协委员的责任。1995年他到德国参加一个有关江海直达航运问题的学术讨论会。站在莱茵河畔,看着百舸争流的场面,他深感我国内河的航运状况很不乐观。回国后他很快就撰写了提案,结合欧洲的内河航运的发展状况,并对疏通河道、建设港口与新建铁路、公路所用资金进行了比较,由此对我国发展内河航运提出他的想法和建议。提案一经提出,上海交大在国家教委的批准下,航运管理专业开始招生,国家有关部门还召开了加强内河航运方面的会议。
  
  回首自己数十年的心路历程,杨槱感慨万千:“十分幸运,我生活、成长于这个伟大的时代,亲身体验了中国走向复兴的重要历程,尽管我们的国家还有不少困难、问题,但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艰苦卓绝奋斗,在经济建设方面已经打好牢固的基础,教育、文化、卫生事业也取得了长足进展。物质上的牢固基础将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而思想政治、文化上的成长也将为改革和进步提供有效的动力和可靠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