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强,1995年出生,中科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在读博士研究生。王永强的名字是爷爷起的,他曾经认为爷爷是因为他刚出生时身体比较弱,希望他将来能够成为强壮的人,所以才给他取名“永强”。但随着年龄不断增长,人生经历越来越多,他开始对自己的名字有了新的理解。
我为国家站两年岗
2015年,王永强在上海师范大学读大一,辅导员发布了一则大学生征兵的消息,这让他动了参军入伍的念头。一方面是因为王永强从小就对部队有着特殊的情结。1998年,王永强老家安徽发生了一次洪灾,他亲眼目睹了部队官兵舍身忘我救援的场景。年幼的王永强从此心里就埋下了当兵的种子。他希望这辈子能有机会给国家站岗,为人民扛枪。另一方面,刚进入大学,王永强对未来还很迷茫,他想借这个机会在部队静心锻炼两年,好好思考一下自己究竟要走怎样的路。
然而,参军入伍可不是拍脑门这么简单。那时的王永强是个胖小子,征兵的老师觉得他非常有可能通不过入伍考核。但这并没有打消他入伍的决心,反而成了他更加积极准备的动力。他开始每天中午在操场跑圈。最初是七八公里,后面慢慢地可以一次性跑二十多公里。最终,减肥成功的王永强顺利入伍。
不过,这更意味着挑战才刚刚开始。部队里不仅仅只有体能训练,单杠、双杠、投弹、射击等等都要学会。他进入的是福建地区的陆军部队,但按要求却必须进行海训。做了21年旱鸭子的王永强,为此着实吃了不少苦头。在他心里,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比练习更好的方法,一遍遍练习,不跟别人比较,只要比昨天的自己做得好,比上一遍更好就够了。那时他常看一本名为《一万次定律》的书,他把其中“刻意练习能够把一件事从陌生变得精通,甚至成为这个行业的专家”的道理实践在了日常训练中。
知识就是力量
因为在部队的优异表现,王永强成长为了所在旅当时唯一一个义务兵班长。部队建议他留下来考军官或做士官,这时候,又一道关于未来的选择题摆到了王永强面前。
每次深夜站岗的时候他都在思考自己究竟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要走什么样的路。他清楚地知道,如果在部队一直做下去,这条路非常清晰,自己也可以干得很好,但也正因为道路非常确定而可能遇到认知的瓶颈,这并不是他想要的状态,他还想去探索更多的可能。所以最终王永强毅然回到了大学继续深造,他想要自己每天比昨天更好一点,知识更多一点,为这个世界贡献的价值更大一点。
再次拿起“一万次练习法”
重返校园读书后,在即将本科毕业的时候,王永强又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跨专业去读博。
王永强本科学的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个工学学科。在中科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硕博连读学的是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这属于基础医学。他之所以选择这个专业,一方面是因为自己的奶奶和外公都是因为肿瘤离开的,如果有机会能在治疗肿瘤方面做一些自己的贡献,也算是告慰了两位长辈的养育之恩;另一方面,他觉得中国未来将遇到的问题不再是温饱,会是营养与健康。而为营养和健康做基础研究无疑对他是更具有挑战性的学习,可以获得的成就感也会更大。
但这条跨专业读博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一开始他就需要面对深奥晦涩的专业词汇和本科时完全没有接触过的生命科学实验。像在部队里学习各种技能一样,他再次用了同样的“一万次练习法”。他把充满陌生词汇的论文打印出来,像高中做笔记一样一个个划出来,查询,做标注。再跟着师兄师姐做实验,认真做笔记,不断反复训练,达到想要的结果。王永强常说:“我们做基础研究的,特别是博士生,晚上一两点的时候,基本是每个实验室的灯都在亮着的。”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王永强近期在做的课题是关于肿瘤代谢方向,特别是针对于肝癌代谢。如果肝脏有了肿瘤,那人体的代谢基因会发生非常显著的变化。王永强所在的研究团队就是从这个变化里面去找到一些治疗肝癌的策略。2021年,在他博士二年级的时候,一位师姐的论文顺利发表,当时有一位国外患者的母亲给他们导师发邮件,表达了对他们工作的感谢,因为他们的研究成果给她孩子的治疗提供了很大的理论支持,对后续的治疗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这件事情也给了王永强一个很大的启发,虽然他们做的是基础研究,但是同样应该从临床中来,再到临床中去。做学问不能“闭门造车”,科研工作需要基于实际的需求出发。同时,他也受到了相当大的鼓舞,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自己做的事情是非常有价值的。
不过,王永强也深知科学研究能够取得突破是需要长时间积累的,所以他并不急于求成。“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攻克难题也是一步步循序渐进的过程。对他来说,这个过程就是要完成一场场的“接力”,他现在正在做的课题,就是延续师姐的前期基础研究,而王永强也并不奢望在自己毕业时就能够完成这个研究,但他希望在自己博士期间能解决一些问题,他后续的学弟学妹再突破一些问题,这样一代一代地共同去将这个课题完善,直到最后造福大众。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