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落实中国共产党上海市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关于深化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部署要求,9 月 29 日,“惠・科企 创・尖兵 ——‘沪小科’科技志愿服务五角场专场暨四方对话沙龙” 在中国(上海)创业者公共实训基地成功举办。活动由上海市科技创新服务党建联建办公室、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联合主办,上海科佑企业发展有限公司承办,上海《华东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协办,以 “党建引领聚合力 科技服务零距离” 为宗旨,为科技企业搭建政策对接、资源整合、问题解决的高效平台。
政事社企四方联动,共话科创生态优化
本次活动创新采用 “四方对话 + 现场志愿服务” 模式,汇聚政策制定方、政策执行方、企业服务方与政策需求方(科技企业)四大主体,围绕 “打造良好创新创业生态、培育上海本土科技领军企业” 总目标展开深度交流。市科技工作党委副书记王宇在讲话中指出,此次活动是践行党建引领科技服务的具体行动,也是深化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重要举措。他强调,要以四方协同聚合力量、以品牌升级提升效能、以成果转化彰显实效,让政策红利精准滴灌企业,推动形成 “政府引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 的科创生态。
在四方对话沙龙环节,17 家来自智能信息安全、医疗科技、化工装备、人工智能、循环经济等领域的科技企业代表踊跃发言,分享发展经验的同时,提出了在专利界定与转化、资质申报、算力支持、融资渠道、项目落地等方面的 20 余个实际难题。市科委相关处室,以及党建联建单位、孵化器、银行、专商所等服务机构负责人现场 “把脉问诊”,逐一拆解问题并给出解决方案。
针对上海云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出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困惑,相关部门详细解读了国家及上海关于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细则,明确 “挂牌交易、协商定价、资产评估” 三条路径,并介绍上海理工大学等试点单位的成功经验;面对基地AI企业反映的算力不足问题,工作人员推荐通过科委研发服务平台创新券获取 30 万元 / 年的算力补贴,同时提及腾讯、阿里等公共算力资源及高校大科学装置开放渠道;对于德艾柯工程技术(上海)有限公司申报科技小巨人资质的难题,现场梳理了营收、研发人员占比、研发费用投入等核心条件,并提供成果转化一门式服务窗口的“科创系统直通车” 集中申请通道。
志愿服务精准对接,政策红利直达快享
除四方对话外,活动还设置了 11 个政策讲解摊位,组建 “沪小科” 科技志愿服务队,为企业提供 “一站式” 现场咨询服务。志愿者团队由市科技创新服务党建联建单位骨干组成,涵盖 “创在上海” 创新创业大赛、科技金融、成果转化、科技小巨人申报、高新认定、人才支撑、专利规划、APEC 卡办理等 多 项高频需求领域。
“没想到在家门口就能咨询到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最新政策,还能直接对接专利代理机构,太实用了!” 上海卫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负责人拿着整理好的政策要点,对现场服务赞不绝口。据统计,活动现场共接待企业咨询 80 余次,发放政策手册 100 余册,部分企业当场与银行、专商所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实现政策服务从 “被动受理” 向 “主动上门” 的转变。
成果转化见实效,长效机制促发展
此次活动不仅为企业解决了一批 “急难愁盼” 问题,更推动形成了三项重要成果:一是建立企业问题台账,对上海宜云健康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的集采资格申请、菊梅睿研(上海)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的纵向课题申报等复杂问题,明确会后专项对接机制;二是梳理政策服务清单,汇总科技成果转化、研发费用补贴、创新券使用等 23 项惠企政策,助力企业精准匹配;三是强化四方协同机制,明确政策制定方 “出题”、企业服务方 “链接”、企业 “践行” 的协作模式,为后续常态化服务奠定基础。
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以本次活动为契机,围绕企业高频需求开展专业培训,同时整合融资机构、高校科研力量、算力资源等要素,搭建资源对接平台。此外,还将总结活动经验,形成可复制推广的服务模式,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更多专场活动,持续扩大 “沪小科” 科技志愿服务品牌影响力,为上海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注入更多动能。
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既是党建引领科技服务的生动实践,也是政企同心共促高质量发展的有力证明。未来,各方将继续以 “为国担当、惠企助企” 为己任,让科技服务更有温度、政策落实更有力度,助力更多科技企业成长为创新尖兵,为上海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