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和治边稳藏的重要论述精神,全面落实新修订《科普法》有关要求,在民族地区大力普及科学知识,提升少数民族群众科学文化素养,近日,由上海市科委、上海市浦东科经委、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上海科技馆等组成的上海科普团队,联合国内多家科普机构,共同参与了由科技部主办以“矢志创新发展 建设科技强国”为主题的2025年“科普援藏”活动。活动在西藏林芝市圆满完成各项科普任务,成功搭建起沪藏两地科技交流的桥梁。
上海市科委副主任翟金国为林芝市百巴镇小学捐赠
“2025年科普援藏活动启动仪式”上,上海市科委向林芝市巴宜区百巴镇小学捐赠了一批流动科技馆展品。这些展品涵盖基础科学原理与互动体验功能,将成为校园中的“移动科学课堂”,通过常态化使用,构建“设备流动、知识常驻”的科普长效机制,让科学如涓涓细流,持续滋养高原学子的心灵。 翟金国为林芝市第二高级中学捐赠 林芝市第二高级中学、米林市丹娘乡小学 林芝市第二高级中学、工布江达县中学 启动仪式后,科普团队深入巴宜区、米林市、工布江达县等地。先后走进林芝市第二高级中学、米林市丹娘乡小学和工布江达县中学,以科普捐赠、科学表演、科普讲座等形式,为孩子们带去丰富多彩的科学体验。 “原来扫地时竖扫帚和航天器平衡原理有关!”在林芝市第二高级中学,《平衡大师》《船舶的秘密》《机器人的平衡奥秘》三场表演精彩纷呈。从“竖扫帚”的生活现象,到船舶压载技术,再到自平衡机器人的原理,表演者通过趣味实验和通俗讲解,帮助学生将生活常识与科技前沿紧密相连。 在米林市丹娘乡小学,团队针对低龄学生特点,精心设计了《声音与音乐》《听话的水》等互动项目。孩子们围在实验台前,亲手操作、踊跃提问,在欢声笑语中感受声波振动与流体特性的神奇魅力。 除科学表演外,团队还带来三场主题讲座。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科技合作处副处长章文峻以《为什么要学科学》启发学生的科学思维;上海自然博物馆研究员何鑫通过《我们与自然,这么近,那么远》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副研究员张佳峻借《追问星辰》带领学生探索宇宙奥秘。讲座后学生提问踊跃,充满想象力的问题,正是科学启蒙的美好见证。 活动期间,团队还走访了西藏农牧大学、林芝镇嘎拉村等地,通过实地考察和座谈交流,深入了解当地科普需求,并就科普教育基地建设等提出专业建议,为高原科普事业注入持续发展动力。 此次跨越三千里的科普之行,以流动展品筑起“不走的课堂”,以生动互动播下科学的种子,更通过深入调研为当地科普体系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沪藏两地的科技交流之桥,正为西藏科普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崭新的活力。




